• 德国
  • 法国
  • 荷兰
  • 西班牙
  • 希腊
  • 奥地利
  • 比利时
  • 挪威
  • 瑞士
  • 丹麦
  • 捷克
  • 瑞典
  • 意大利
  • 冰岛
  • 波兰
  • 芬兰
  • 卢森堡
  • 摩纳哥
  • 葡萄牙
  • 英国
  • 塞浦路斯
  • 匈牙利

德国Germany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Deutsch),古德语意为“人民的国家”。
面积:357022. 17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东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南接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与丹麦相连并临北海和波罗的海。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祖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要河流有莱茵河(流经境内865公里)。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口:8237万
民族:主要是德意志人,还有少数丹麦人、吉卜赛人和索布族人。
语言:通用德语
国庆日:10月3日
国花:矢车菊
宗教:居民中33.7%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3.2%的人信奉罗马天主教。
首都:柏林。
简史:公元前境内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十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十三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十八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0年至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同时兼并了南德诸邦,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战败,帝国崩溃。1919年2月建立魏玛共和国。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20日,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美、英、法控制的西占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同年10月7日,东部的苏占区相应成立了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正式分裂为两个主权国家。1989年以后民主德国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10月18日,民主德国总统昂纳克宣布辞职。11月9日,“柏林墙”开放。11月28日,联邦德国总理科尔提出关于两个德国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1990年9月24日,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正式退出华约组织。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分裂40多年的两个德国重新统一。现在是联邦制国家,国家政体为议会共和制。联邦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议院行使立法权,监督法律的执行等。 经济:工业高度发达,工业产值位居世界前列。乳、肉用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要地位。交通运输业发达。
文化:德国是格林的诞生地,童话故事的发源地。悠远绵长的莱茵河流经德国西南境,无数的诗人、画家、音乐家使这条两岸点缀着古老城堡的河谷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每年德国各地都举办国际性文艺节,包括从古典乐到摇滚乐的音乐节、电影戏剧节、小型艺术节以及综合艺术节等,它们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综合艺术工程。
对外关系:1972年10月11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柏林
古老而又美丽的德国首都——柏林,早在十三世纪时便已成为贸易集镇,十七世纪发展成为地方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十九世纪从普鲁士王朝开始,是“日尔曼帝国”的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1961年8月13日至1989年11月9日期间,一道柏林墙将柏林市区一分为二。东、西柏林分道扬镳、各自发展。统一后的柏林结束了一个城市、两种制度的局面,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游客如果想看看原本围墙的遗迹,可以到柏林墙纪念馆,或在磨坊街有一处画廊,是以原本的城墙集体创作的东城画廊。
1788年用乳白色花岗岩筑成的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位于柏林市中心,是柏林十四座大门仅剩的一座,它依据雅典城门造型而建。在东西德分裂时代,柏林墙将布兰登堡大门隔在了大墙以东几十米,大门无法通行,直到柏林墙拆除后才恢复了昔日的壮观,因此这道门成为德国分裂与统一的精神象征。
从布兰登堡大门向东,直通马克斯、恩格斯广场,是柏林最有名的一条林阴大道。街南有公主宫殿、王储宫殿、德意志国家歌剧院以及圣海德唯希大教堂等建筑,街北则有德意志国家图书馆、新岗哨及洪堡大学。 柏林经济、文化事业均非常发达。是世界重要的文化学术交流场所之一,建有现代化的国际会议中心;两年一度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也吸引着世界级影星和电影爱好者的关注。
柏林的古建筑十分丰富。建于威廉二世时代的柏林大教堂,高114公尺的圆顶,充满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风格。位于共和广场的国会大厦,是一栋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圣母教堂有800年的历史。市政厅、博物馆岛上的古老建筑群、“水晶宫”共和国宫、洪堡大学等亦十分著名。古老的夏洛特堡宫周围分布着埃及博物馆、古董博物馆、史前早期博物馆和应用美术馆等重要文化建筑,其内收藏着许多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古老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旁建有八角形的新教堂。1957年落成的银色、屋顶呈蚌壳状的会议大厅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法兰克福
德国有两个法兰克福,这是“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东部还有个“奥德河畔的法兰克福”。位于中部偏西南的法兰克福属德国旅游第五大城市,是被誉为世界十佳商业城市之一,不仅是德国金融、高科技中心,还是欧洲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关于它的历史,有一段传说,一天拂晓,漫天大雾,查理大帝打了败仗,逃到美因河边,找不到向导,无法渡河。危急之中看见一只母鹿,朝水边走来,他注意看那鹿,果然,这只鹿涉水过河了,大军也随之过河,转危为安。为了纪念这件事,查理大帝下令在当地建筑一座城市,取名法兰克福,意思是法兰克人(日耳曼民族中的一支)的渡口。公元794年法兰克福作为查理大帝的行都首次载入史册。
同德国的其它城市相比,法兰克福更具有国际大都会的气派。它是德国的金融中心、博览会城市和通向世界的空中门户及交通枢纽。这里每年要举办约15次大型国际博览会,参加博览会的人数平均每年超过100万。

慕尼黑
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名列柏林、汉堡之后为德国第三大都市。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伊萨尔河畔,是德国著名旅游城市,尤以“啤酒节”享誉世界。与法国的巴黎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并列为欧洲三大文化中心。十二世纪以来,一直是拜恩王国维特尔斯巴赫家族的王城之地。值得游览的名胜古迹不胜枚举,如玛丽亚广场、圣母教堂、宁芬堡宫、慕尼黑博物院、英国花园等等。
在拜恩王国的家族中,历代辈出爱好文学和艺术的君王。正因为如此,他们在慕尼黑城外建起了豪华的宫廷群,遗留下无数的艺术珍品。尤其是在十六世纪的阿尔卑雷希特五世时期,此地的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各类文化发达到极点,因此有“伊萨尔河畔的雅典”之称。 慕尼黑在二战中被空袭66次之多,城市几乎接近毁灭,但战后的重建工作非常令人叹息。1972年慕尼黑承办奥运会,地铁和步行街路段纷纷完善起来。“宝马”汽车总部也设在这个城市。
慕尼黑有史以来就是一个古典音乐之城,这里的人们不用去音乐厅,走在街上都能被音乐滋养。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喜欢在大街上自娱自乐,大提琴和小提琴交融出一首首世界名曲,美妙的旋律打动过路人的心灵。 慕尼黑是啤酒的天下,这里有世界第一所啤酒大学,有世界最早的啤酒厂,有世界最大的啤酒馆,人均啤酒量也居世界第一位。8、9、10月份,慕尼黑的啤酒节就像莱茵河地区的葡萄酒节,让人感到天天在过节。
慕尼黑很注重城市的环境,总会让自然和绿色见缝插针。慕尼黑的啤酒花园遍布市区,仅喷泉就有700多处。位于市中心的英国花园是欧洲最大的花园之一,建于1785年,被当地人称为“慕尼黑的绿色肺叶”。

汉堡
德国第二大城市、最大的港口。位于易北河等三条河流的汇合处。有国际商贸中心之称,历来也是众多银行和保险公司所在地。它又是世界上著名“水上城市”之一,仅桥梁就有1500多座。

海德堡
德国巴-符州著名的旅游城和大学城,人口15万左右。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成为边塞。1386年鲁普莱希特选帝侯在这里创办了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直到今天,海德堡仍是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大科研基地。二次大战期间海德堡幸免于战火,古城风貌得以完好的保存。
海德堡环山绕水景色奇美。王座山上绿树葱茏,中世纪的古堡隐现其中;内卡河缓缓流淌穿城而过,美丽的古石桥横卧江面;海德堡的老城依山面河,建筑以十八世纪的巴洛克风格为主,处处青砖红瓦。古堡、石桥、古意盎然的老城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折射出浪漫和迷人的色彩。音乐家舒曼、作家马克·吐温、文坛巨匠歌德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站在海德堡古桥可以望见一座有尖塔頂的建筑,它是建于十四世紀哥特式的圣灵大教堂;圣灵大教堂相对的是骑士之家,始建於一五九二年的文艺复兴后期,现在改建为大饭店,饭店外墙刻绘有骑士的胸像。离骑士之家不远,便是著名的海德堡大学老校区。现在还保存着“学生监狱”和图书馆。 王座山上的中世纪的古堡,虽然有些倾塌,但其恢宏的规模,美丽的结构,依然令人神往。城堡中,还保存着古代遗留下来的两只巨大的葡萄酒桶,其中一只可盛酒22万公升。

罗曼蒂克大道上的浪漫古堡
这条由法兰克福为起点,经符兹堡、罗腾堡,直至德奥边境符森的公路,就是著名的罗曼蒂克大道。为了保存中世纪以来的盎然古意,罗曼蒂克大道不设铁路,只以公路串连。每天早上都有两班“罗曼蒂克大道巴士”行驶其间。在这条大道上,游客可以饱览德国南部美丽的田园风光,以及中世纪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城堡、教堂。大道尽头的新天鹅堡,更是游人赞叹不已的宏伟建筑,据说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就是参考新天鹅堡设计的。

纽伦堡
高原上的纽伦堡,是法兰根瑞士区的第一大城,也是德国南部、巴伐利亚高地仅次于慕尼黑的第二大城,风光独特,文化气息浓厚,是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名画家杜勒的故乡。在城堡有杜勒的故居,陈列着杜勒的画作。纽伦堡又是著名的工艺都市,中古世纪时便有上千位的金饰工匠聚集。这个城市还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此审判战犯而名噪一时。

科隆
位于莱茵河畔的科隆,是德国的第四大城市。因保存着古罗马时代的历史遗迹,被称为“北方的罗马”。而科隆大教堂和它的157米的两个尖顶又是这个城市最著名的标志,而且也是众所周知的德国建筑的纪念碑。 这座德国最大的教堂始建于1248年8月,完成于1880年10月,整整花费了632年才建成。二战后期,大教堂受到了破坏。战争结束后,康拉德·阿登纳总理对于家乡科隆情有独钟,主持重修了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内宝物很多。最著名的是重达24吨的大摆钟和一个中世纪的黄金匣——三王龛。大摆钟是世界各地教堂中的“巨无霸”,而三王龛则是由黄金、宝石和珍稀饰品组合而成的“宝中宝”。

波恩
位于莱茵河中游两岸,北距科隆市21公里,地理位置重要,历史上为战略要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几经风霜,市内的一些古老建筑,曾经多次毁于战火,每次都被重新修建。 波恩市政厅是一座巴罗克式建筑,建于700年以前;建于1786年的波恩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马克思和著名诗人海涅都曾在这里学习过;座落在市中心的大教堂,建于1050年左右,顶端为96米高的方形塔,被视为波恩的象征;座落在哥德斯山顶的哥德斯堡,是欧洲著名的古建筑。
音乐家贝多芬于1770年诞生于波恩市中心的一幢房子里,并在这幢房子里生活了22年,1889年将他的故居辟为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贝多芬当年的手稿、文献及乐器等。
波恩异常清新、宁静,人口30多万,全市拥有大小公园、街心公园达1200多个。市区周围是大片森林,平均每个市民占有公园绿地17平方米,森林140平方米,被誉为“绿色的城市”

汉诺威
汉诺威是下萨克森林首府,北德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工业高度发达的城市。二战后发展为“博览会城”。著名旅游景点有海恩豪森王家花园,始建于1666年,它的营建倾注了酷爱园林艺术的选侯夫人索菲娅的不少心血。花园可细分为四个独立的园林,其中乔治园为英式园林,草地开阔,花径蜿蜒,浑若天成。园中有82米高的喷泉,各处点缀着大理石雕塑,丰姿多态。整个园林宏伟华丽,是德国园林中的珍品。

莱比锡
莱比锡是德国东部的第二大城市,位于柏林以南165公里的莱比锡盆地中央,三条小河从市区流过,森林绿地面积很大。市名莱比锡在当地古语中,意思是种有菩提树的地方。市区、郊外处处可见浓郁的菩提树。这里街道整洁,商业繁华,又是世纪闻名的博览会城、书城和音乐城。大诗人歌德十分喜爱这座城市,称它为“小巴黎”。莱比锡还有音乐城的雅号。伟大的音乐家巴赫曾在市内的托马斯教堂担任乐长20多年。教堂附近的巴赫纪念馆记录了他为音乐献身的一生。1843年,又一位杰出的音乐家门德尔松在这里创办了一所音乐学院,并亲自担任院长。为了纪念他,人们把这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学校命名为门德尔松音乐学院。 每年春、秋两季都在莱比锡举行国际博览会。1895年的世界第一届样品博览会和1918年的第一届技术博览会便在莱比锡举行。1969年,钢架玻璃拱顶的新展览中心落成开业。
莱比锡的主要游览景点:旧市政厅大楼,建于1557年,是德国最漂亮的文艺复兴建筑之一,现为市历史博物馆;学校名册上记录着莱辛、瓦格纳、歌德等人的名字的莱比锡大学;时刻提醒人们纪念在1913年莱比锡民族大会战中为打败拿破仑而牺牲的军人们而建造的莱比锡大会战纪念碑;安葬着音乐大师巴赫的托马斯教堂;莱比锡最古老的教堂——尼古莱大教堂等。

斯图加特
斯图加特是德国西南重镇,巴符州首府,坐落在内卡河谷地,人口58.4万。地名源自德语“马场”二字,古时这里曾是王公贵族的养马场。可是这昔日的马场,今天竟是欧洲经济最发达、人均产值最高的大城市之一,誉满全球的“奔驰”汽车就是在这里离开生产线。是德国人均收入最高、失业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参观景点有奔驰博物馆,这里收藏了很多过去使用的和豪华的车辆,以及很多赛车和破纪录的车辆的引擎。

德累斯顿
位于德国的东部,萨克森州的州府,人口48.5万人,是一个人口密度大、工业化程度高的城市,在德国大城市排名十四。德累斯顿市内充满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气息,拥有众多德国巴洛克风格建筑和十六世纪新文艺复兴式的建筑,易北河流经城中,美丽的风景数之不尽。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000年左右,罗马在奥古斯特皇帝领导下,朝北方扩张帝国版图,他的军队遇到了强烈的抵抗,为了避免日耳曼进一步将反攻转为侵略,罗马军在莱茵河和多瑙河边界,修筑了长达550公里的“防线”,并按照罗马风格建了一个又一个城市,这名老是想扩张政治版图的狂人,为了显示他是一位“有文化和艺术修养”的人,更将“防线”上的德累斯顿规划成一座“理想”城市,称它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他不惜重金聘请当时著名的建筑家波贝尔和雕刻家贝尔摩塞尔,建造了最美的宫殿、教堂、剧院,还广纳建筑家和艺术家住在宫殿里。
1945年,在盟军的炮火轰击下,德累斯顿可以说被夷为了平地,经过五十多年的重建,如今又渐渐恢复了旧时风貌。
德累斯顿附近有不少旅游圣地,如宏伟的巴洛式建筑物茨温格乐宫,那里收藏的艺术品绝对世界一流;茨温格乐宫的对面的塞姆奥柏剧院,曾经是不少名家如斯特劳斯、瓦格纳演出的地方;由当年皇族马房改成的交通博物馆;树立着78尊塑像的宫廷天主教堂等。
   

法国France

法兰西共和国(France)
面积:551602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主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汝拉山脉等,最长的河是卢瓦尔河。
气候:西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中部和东部属大陆性气候。
人口:5850万
民族:法兰西人占90%,其它有布列塔尼,巴斯克,科西嘉,弗拉芒,加泰隆等少数民族。
语言:通用法语
国庆日:7月14日
国花:玫瑰、鸢尾花
宗教:居民中81.4%的人信奉天主教,6.89%的人信奉穆斯林教,其他人信基督教新教、犹太教、佛教等其它宗教。
首都:巴黎
简史:公元五世纪,法兰克人移居到这里,843年成为独立国家。十七至十八世纪路易十四统治时期达到封建社会鼎盛时代。1789年7月14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起义者攻占巴士底狱。此后曾先后建立过五次共和国和两次帝国。1871年3月,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当年5月被镇压。1958年,戴高乐领导建立第五共和国。戴高乐、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克先后出任总统。
经济:法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西欧农业最发达国家,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工业部门门类齐全,比较著名的有机械、冶金、汽车、航空、航天、电子、服装、食品、电力、核能、军火等等。法国的金融业在世界占重要的地位。
对外关系:1964年1月27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巴黎

欧洲旅游首选城市;世界著名的繁华大都市之一。人口:市区230万,大巴黎区约1007万,是一座具有2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从十二世纪起一直是法国历代王朝的首都。
可以参观的著名景点有:雄伟庄严的凯旋门、塞纳河畔风光及的法国的标志艾菲尔铁塔、收藏艺术瑰宝的卢浮宫、美伦美奂的凡尔赛宫、集历史、建筑、文学于一身的巴黎圣母院、协和广场及香榭丽舍大道,著名购物店“老佛爷”等。
艾菲尔铁塔 法国巴黎的最高建筑物和游览中心,矗立在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战神广场上。为1889年迎接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而兴建,以设计者、法国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全钢结构,重达1万吨,高320米。塔分三层观景平台。一层高57米。二层115米,三层320米。塔的四脚有步梯和电梯到达塔上的观景平台。在塔上的观景平台可俯瞰巴黎的全景。
凯旋门 世界驰名的宏伟建筑,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广场(现名戴高乐将军广场)的中央。拿破仑一世为纪念1805年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击溃奥俄联军而下令兴建,历时30年,于1836年拿破仑去世15年后落成。建筑物高50米,宽45米,厚22米,中央拱门宽15米,宏伟壮丽,气势非凡。凯旋门的内墙雕刻有表现法兰西共和国和拿破仑时期法军128场胜利战役及参加征战的558名将军的名字。外墙是四组大型浮雕。正面(面向协和广场)的右侧浮雕是弗朗索瓦吕德的“马赛曲”,是四组浮雕中最著名的一组。凯旋门中间是长明灯,是法国的无名英雄墓,以纪念一次大战中法国阵亡的150万士兵。凯旋门所在的戴高乐广场是巴黎12条大道的交叉衢口,这些大道部分就是以法国知名将领命名的。
香榭丽舍大道 被称为巴黎第一田园大道,与凯旋门、协和广场及卢浮宫, 都集中在市中心一条直线上。从凯旋门沿着长约2公里的香榭大道缓步浏览,两侧有丽都夜总会、大小宫殿,至协和广场、再经杜勒里花园到卢浮宫,这一段堪称是巴黎最经典的观光路线。大道于十六世纪拓建,现在是喧闹、不夜的繁华商业区。
协和广场 巴黎的中心广场。始建于1757年。1763年取名“路易十五广场”,广场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骑像。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改称为“革命广场”,巴黎人民捣毁了路易十五的铜像,在广场上搭起了断头台,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1795年改称“协和广场”。广场呈八角形,中央骄傲地矗立着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的、有三千三百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方尖碑高二十三米,重二百三十吨,塔身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主要内容是赞颂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丰功伟绩。广场的四周有八座雕像,它象征着法国的八大城市。如今,广场成了巴黎市民休息、游览的地方。
卢浮宫 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始建于1187年,原是监狱, 经过法兰西一世和亨利四世两位国王的推动,改建为皇宫, 特别是后者, 他将卢浮宫和杜勒里宫合并为一个壮阔的整体。 前后约有两百年时间,路易十四建凡尔赛皇宫后, 开始没落。法国大革命后,改为博物馆。
卢浮宫的外墙面积为 11 万平方米,展览面积 58470 平方米, 共有 40 个展厅, 分为希腊和罗马艺术馆,东方艺术馆,埃及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雕塑馆,艺术馆,历代绘画馆等六部分。珍藏着中古至十九世纪的艺术珍品达40万件,尤以《蒙娜丽莎的微笑》、《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米罗的维纳斯像》,被视为卢浮宫三宝。现在是世界最大最具象征地位的博物馆之一,每年数以百万计的观光客必定前往参观。2000 年共接待 610 万名参观者,全年运转经费七亿七千五百万法国法郎, 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博物馆机构营业收入, 三分之二由国家预算负担。
巴黎圣母院 作为法国的地理和历史中心, 巴黎圣母院位于一座基督教神堂的旧址上, 1163 年开始兴建,整座教堂于1345 年全部建成。是典型的哥特式大教堂。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使得教堂名扬天下。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风格独特, 结构严谨, 看上去十分雄伟壮观。教堂正门分三层。下层是三个哥特式的拱门。中间门是末日审判门,上雕有“最后的审判”,表现圣经中世界末日上帝进行最后的审判的故事;下层是地狱,上层是天堂。左面的门是圣母门,雕刻有精美的圣母和圣婴;右面的门是圣安娜门,圣安娜是圣母的母亲。教堂中层雕有28位古代犹太和以色列君王的雕像。走进大教堂里面, 参观者首先为它的宏伟气势所需惊, 大教堂长 130 米, 宽 50 米, 高 35 米, 能容纳 9000 多人。几排直径 5 米的大圆柱将内部分为五个殿, 而在十字交叉堂和唱诗堂周围还有两个回廊环绕。北边那根圆柱上是著名的“巴黎圣母”像。这尊像造于十四世纪。据统计每年平均有 1200万人参观巴黎圣母院。
塞纳河风光 乘观光船在塞纳河上参观巴黎, 是巴黎人和外省游客漫游巴黎的最佳方式。游客可以换一个角度,观察在岸上难以看到的景色。沿途的景点包括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孚宫、协和广场等等。尤以夜晚别有风味。塞纳河两岸迤逦的巴黎风光, 现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
旺多姆广场 广场中间是绿色的旺多姆柱。广场的一侧是里兹酒店。酒店是瑞士人萨尔里兹于1898年创立,是巴黎最豪华最著名的酒店之一,是名人、影星在巴黎最爱下榻的酒店,著名影星如赫本、嘉宝、泰勒、霍夫曼到斯通、玛当娜、史瓦辛格等,都下榻过里兹。英王妃戴安娜最后的时光是在里兹度过的,她同饭店主人法耶德的儿子多迪一起命丧巴黎。
除以上景点外,可以参观的其它景点还有:安葬拿破仑遗骸的荣军院、收藏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作品的罗丹博物馆、法国国民议会大楼波旁宫、收藏法国浪漫派印象派艺术的奥塞博物馆、世界著名的科学院法兰西研究院、巴黎的文化区拉丁区、永久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这里安葬着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大仲马等文化名人)、安葬《国际歌》作者的拉雪兹公墓、巴黎公社的遗存巴黎公社墙、法国上议院办公的卢森堡宫、中国人较集中聚居的巴黎第十三区的意大利广场、市区除埃菲尔铁塔外的最高层建筑蒙帕纳斯塔楼、蒙马特山丘上的圣心堂。
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郊约22公里的地方。十六世纪初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时代作为打猎休息的地方,路易十四即位后,为了摆脱巴黎的喧闹,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座宫殿。从1661年动工,经过28年的建设到1689年完工。路易十四王室成员及其随从两万余人从卢浮宫迁入凡尔赛宫,此后一百多年凡尔赛宫成为法国皇帝的行宫和政府所在地。凡尔赛宫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协约国与德国的《凡尔赛和约》等均在此签订。1833年辟为国家历史博物馆。
王宫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王宫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前有宽阔的广场, 宫殿内装潢和陈设十分富丽堂皇,最著名的是二楼的“镜厅”,在17面落地窗上镶嵌了四百多块镜片,四周墙壁也镶嵌了同样的镜片,镜内镜外,烛光辉映,如梦如幻。
关于凡尔赛宫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1661年8月17日这一天,在路易十四的财政总监富凯的府邸沃勒维孔特宫举行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晚会。这个晚会甚至被载入了史册。参加晚会的有路易十四国王、王太后、亲王、侯爵及宫廷中所有要人。这座漂亮的殿堂招致了路易十四的妒嫉,一个月后,他派人逮捕了富凯并查抄了沃宫的全部设计图纸、文件及大批珍贵物品,富凯招罪身亡。国王同时接收了沃勒维孔特宫的建筑大师们----勒沃、勒诺特尔和勒布伦,令他们为自己建造一座比沃宫更为雄伟、壮观,更为豪华、辉煌的宫殿。这就是凡尔赛宫。
1789年7月14日的法国大革命,迫使路易十六于1790年逃回巴黎,此后凡尔塞宫便冷落起来,并数遭劫难。1837年,路易·菲利浦决定重修凡尔塞宫,并将这座帝王的宫殿改建成为历史博物馆。 

里昂
法国的第二大城, 罗讷-阿尔卑斯大区首府,是法国的丝织之都和美食之都。
早在公元前43年, 罗马人从意大利北上扩张版图, 他们选择了居高临下而且背山面河的芙耶丘及夸胡司这两块易守难攻的好地方建起了里昂。 罗讷河与索恩河自北穿过里昂在城南交会, 将城市切割成三个部分:两河之间是里昂的核心地带 - 半岛区;北端山坡上是丝织厂的红十字区;索恩河右岸是狭窄的里昂旧城区,对岸则是新规划的市区—巴迪区。 1998 年富维耶山、里昂旧城区、半岛区以及红十字区被世界科教文组织列为人文遗产保护区。
里昂市政厅 建于公元1646年,1674年部分建筑在大火中遭到毁坏并重建。重建后的市政厅外部以意大利风格的雕像和圆顶装饰,为里昂最人性化的大型建筑。内部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装饰非常奢华,许多华丽的厅廊皆开放大众参观。市政厅中庭矗立着亨利四世(公元553~1610年,法国波旁王朝首位君主)的骑马像,而环绕中庭的三层拱门建筑和高约50米的钟楼,造型优雅古典,当中放置着三座1675年的大钟和一座二十世纪欧洲最著名的乐器钟,非常值游客细细品味。
里昂的地标 - 芙耶圣母院 坐落在山丘顶上的芙耶圣母院气派又堂皇, 非常讨外国观光客的喜爱。站在左右两翼广场上, 可以把整个大里昂尽收眼底。位在教堂右边的里昂铁塔是在 1894 年里昂国际展时所建的, 当地人昵称为「艾菲尔铁塔的小妹」。
歌剧院 原建于 1831 年的歌剧院在1985 年改建, 仅保留了原本的建筑物正面外墙, 内部则做了大幅度的修改;以红色及黑色两种对比色为基调, 戏剧张力十足。
德侯广场 、里昂美术馆 市政厅的另外一端是德侯广场, 广场上有个很大的巴德礼喷泉, 1994 年, 雕塑家伯恩在广场上增添了14 根方柱及 69 个地平面喷泉, 更为这里的景致增光;一旁是法国第二大的里昂美术馆。 纺织博物馆 一百多年前由纺织工商会成立, 除了内设国际传统织品研究中心外, 也展出 十四至十九世纪的纺织艺术品, 是全球同类型博物馆中展品最丰富也最精致的一个。
圣·让教堂 位于旧市区的南端,于公元1180年开始建造,建造时间长达三世纪,这也是为什么里昂的天主教堂虽然气势宏伟,其建筑形式却融合了这么多风格之故。教堂高耸的圆柱上装饰着有着800年历史的彩绘玻璃。公元1600年亨利四世年与玛利亚皇后在此成亲。

尼斯

法国第五大城市,第二大旅游胜地。坐落在十九世纪诗人斯蒂芬·利加尔命名的“蔚蓝色的海岸”边。四十万年前的尼斯土地上,就有了土著人居住。在公元前后的漫长岁月里,它先后被古希腊和古罗马交替统治。1706年,尼斯第一次成为法国的领土。在旧城的中心的罗塞蒂广场,有一座圣 - 雷帕拉特大教堂,它那十八世纪热那亚风格的漂亮的圆屋顶,是由1万4千块琉璃瓦构成的,该大教堂是由尼斯的建筑师于1650 年为一位圣女建筑的, 相传在天使的牵引下, 大海把装有这位年轻的巴勒斯坦少女殉教者尸体的小船一直带到了尼斯的海边。最近的四十年,尼斯发展迅猛,成为全欧洲最具魅力的度假胜地。它有着7500米长的黄金海岸。吸引着许多游人到此旅游度假。游客可以沿着著名的“英国人漫步大道”悠闲地漫步,或参观位于萨勒亚庭院的花卉市场,在富有尼斯特色的小巷中领略这座古城的风韵, 以及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嘎纳
嘎纳在尼斯西边,开车约一个小时的路程。同样位于“蔚蓝色的海岸”边,除了金色的沙滩、蔚蓝色的地中海,更令人向往的是:每年5月在这个7万人口的小城举办嘎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是当今世界艺术含量最高的电影大奖。    

荷兰Nederland

荷兰王国(Netherlands), 现用译音尼德兰,意为“低地”,日尔曼语意为“森林之地”。
面积:41526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西部。东邻德国,南接比利时,西、北濒北海。海岸线长1075公里。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口:1598万人
民族:90%以上为荷兰族,此外还有弗里斯族。
语言: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弗里斯兰省讲弗里斯语。通行英语。
国庆日:4月30日为女王日(王太后朱丽安娜生日,即国庆日)。
国花:郁金香
宗教:居民36%信奉天主教,26%信奉基督教。
首都:阿姆斯特丹。大多数的政府机关和外国使馆设在海牙。
简史:十六世纪前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1568年爆发延续80年的反抗西班牙统治的战争。1581年北部七省成立荷兰共和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合共和国)。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认荷独立。十七世纪曾为海上殖民强国。十八世纪后,荷兰殖民体系逐渐瓦解。1795年法军入侵。1814年脱离法国,翌年成立荷兰王国。1848年成为君主立宪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均宣布中立。1940年5月德军入侵,荷王室和内阁成员流亡英国,成立流亡政府。战后放弃中立政策,加入北约和欧共体及后来的欧盟。荷兰素以“开放和自由”闻名天下,在将男同性恋者的婚姻合法化、对妓女采取政府管理措施、批准安乐死和在咖啡厅“合法销售”大麻等问题上都“开了全球先河”。
经济:经济发达,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欧洲前列。农业高度集约化,畜牧业、花卉、蔬菜园艺占经济重要比重,花卉交易占世界总交易额的60%。工业门类齐全,其乳品加工、人造黄油、家用电器、电子仪器、特种船舶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荷兰还拥有世界最大的船队。鹿特丹是世界第一大港。荷兰著名的跨国公司有荷兰菲利普,荷兰ING银行,荷兰壳牌石油等。
对外关系:1954年11月19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文化概览:荷兰每寸土地拥有博物馆的密度可谓相当之高,全国共有一千座以上的博物馆。除了博物馆以外,在传统市场里或大街上也可以发掘荷兰文化。无论在城市或渔村里,处处可见穿着传统服装的年长者与穿着新潮服饰的年轻人,穿梭来往的奇特景象。荷兰的民俗是喜爱鲜花、风车和木鞋。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人口约70万。这里中世纪初仅是个渔村,1926年建市。十二至十五世纪因开展东方贸易而成为重要的港口。十九世纪初成为荷兰王国的首都,但只是王宫的所在地,中央政府仍设在海牙。这里是荷兰的工业、金融贸易、旅游和文化艺术中心。造船、飞机制造、化工、电子等工业十分著名。另外,钻石加工世界驰名,工业用钻石产量占世界总量的80%。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是欧洲最大的交易所之一。
这是一座地势低于海平面1-5米的“水下城市”,全城有50多条运河,大小桥梁600余座,有“北方威尼斯”之称。领略水城的风味可以乘阿姆斯特丹的观光游船。从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前,每种航线的游览船每隔15—30分钟开一班。在船上常常可以发现在街道行走时所不能留意到的景色。 阿姆斯特丹相当适合以步行的方式旅游,游客可以顺着水坝大道造访皇宫、新教堂、国家纪念碑和杜沙夫人蜡像馆。也可以从安妮之家徒步轻松地走到国立博物馆。可以选择位在Prins Hendrikkade街头的“泪之塔”作为游览旧城区的开始,循着河道顺次造访阿姆斯格林博物馆、旧教堂。以旧教堂为中心向南北延展出狭长地带就是着名的“红灯区”。也可以与梵高、伦勃朗、哈尔斯等知名画家作“时空对话”,作美术之旅,因为阿姆斯特丹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有六十多座。其中包括收藏了伦勃朗的《夜警》及维米尔等其它十七世纪荷兰名画家作品的国立博物馆,以收藏梵高作品居世界第一位的国立梵高美术馆,还有收藏高更、毕加索及其它印象派名画家作品的市立博物馆。
此外,这儿也是阿姆斯特丹国家管弦乐团的根据地,享有古典音乐殿堂之称的国家音乐厅,是一座屋顶上以金色竖琴为标志的白色建筑物,其音响效果极佳,名列世界第三。
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顾名思义是风化区,位于旧城区从瓦摩西街到新市场及东印度馆之间的区域。一条条窄小的巷道充斥着情色文化的各种表征,穿着暴露的“橱窗女郎”在她们谋生的橱窗内搔首弄姿,情趣商店的各种商品毫不遮掩的展示在街道旁,这些巷弄里无时无刻不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氛。

鹿特丹

鹿特丹位于荷兰西南部莱茵河口地区新马斯河两岸,距北海28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和荷兰第二大城市。市区人口约60万,连同郊区城镇在内共计105万。
鹿特丹港目前是西欧共同体货物集散中心之一,有“欧洲的门户”之称。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和共同市场的建立,鹿特丹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港,拥有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全年进港停泊的远洋轮达3万多艘。它的最高吞吐量曾达3.1亿吨(1973年),连续29年名列世界前茅。
鹿特丹旅游业发达,拥有港口、博物馆及其它众多观光景点。登上高达185米被称为“欧洲桅杆”的高塔,可鸟瞰全市。该塔建于1960年,是为了迎接当年在鹿特丹举办花卉展而建,每年来此游览参观者逾30万人。该建筑也是鹿特丹的象征和荷兰的一个著名景点。在塔身32米处是航海博物馆,里面陈列许多航海资料和实物;100米处是一个旋转餐厅,人们在此可边品尝佳肴,边观赏周围景致。鹿特丹还经常组织一些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如鹿特丹国际马拉松赛、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等。
鹿特丹的市政厅、圣劳伦斯教堂、新奇独特的公共建筑民宅等值得游览。 鹿特丹的周围还有名为“小孩堤坝”的风车群、Delfshaven 等著名旅游景点。

海牙
海牙位于西南部北海沿岸,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人口50多万,是全国第三大城,称为“欧洲最大最美丽的村庄”。十三世纪以来,海牙一直是荷兰的政治中心。十九世纪初首都迁往阿姆斯特丹以后,议会、首相府和中央政府各部仍设在这里。
海牙的著名建筑和平宫座落在市郊,它建于1907-1913年,由各国政府出资捐造,象征协力缔造和平之意,现为联合国国际法院所在地。
议会在市中心,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二,荷兰女王要亲临主持议会新年度的开幕式,届时,全市举行庆典活动。
在海牙与荷兰王室相关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收藏有维米尔的《代尔夫特之眺望》、《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伦勃朗成名作品《突耳布博士之解剖学讲义》等名画。
海牙市郊,有一座面积仅为1.8万平方米的微型“城市”,数以千计的“居民”都是寸把高的“小人”,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马度罗丹“微型城”。城内汇集了荷兰国内120多座著名建筑和名胜古迹,所有建筑物均按1/25比例微缩。许多模型还能自动运转。“模型城”建于1952年,是马度罗丹夫妇为纪念他们在二战中牺牲的儿子而出资建造的,作为献给荷兰儿童的一件礼物。“模型城”有自己的城徽,“市长”由当今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担任,“市议会议员”由海牙30名小学生组成。1972年,马度罗丹被“荷兰城市联盟”接纳为正式会员,成为世界上最小的城市。

荷兰的风车

荷兰风车有700年历史,风车与木鞋、郁金香花、拦海大坝,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四绝”。传统的风车主要借助风力用来提水、磨面、榨油、磨染料等。工业革命后有了蒸汽机、电动机后风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保留下来的风车仅作为一种荷兰传统的风景,并无实用的价值。鼎盛时期,全荷兰有9000多部风车(也有资料作20000多部),故荷兰被誉为“风车之国”。 参观荷兰典型的风车,可以去莱登市的风车磨坊、离阿姆斯特丹不远的“民俗村” 、鹿特丹东南的“小孩堤坝”,尤其是“小孩堤坝”,保留了18部老式风车供人参观。

荷兰的木鞋
荷兰的木鞋也是一大特色。古代制作木鞋首先是便宜,用手工可以自己做。此外荷兰地势低洼,田间泥泞,穿木鞋在田间行走很方便。还有就是木鞋很硬,不怕在搬运重物时不慎砸着脚。以前的荷兰习俗,男人娶妻前必须自己动手制作木鞋送给太太。木鞋用桦树干做材料,传统手工制作一双鞋要三天时间。做好后还要用一星期时间晾干。
游客可以在荷兰各地购买到各种大小不一、质量不等、品种各异的木鞋,作为纪念。

荷兰蓝花瓷
荷兰蓝花瓷,产于海牙与鹿特丹之间的代尔夫特。蓝花瓷是两三百年前从中国明朝传入荷兰的。经过加工演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多数是兰色花纹,为欧美国家所喜爱。

荷兰的奶酪
荷兰的奶酪是是世界最著名的,以前在没有冰箱的时代人们发明了用奶酪来储藏牛奶。先将鲜牛奶加热,加小牛胃酸,榨干,经六个月风干而成。做好后可在常温下保存六个月。是游客必买的纪念食品。

拦海大坝
荷兰地势低,有27%的国土低于海平面,30%高于海平面1米,由于大雨、河水泛滥、海啸,荷兰常常被灾。荷兰人与大海搏斗、向大海要地,早在十三世纪就开始了,8个世纪来,荷兰共建拦海大坝1800公里,围海造田700万平米,相当于荷兰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
要参观荷兰的拦海大坝可以去荷兰北部的“巴里尔大坝”。荷兰北部海岸,伸进来一块内海,叫须德海,海口最窄处30多公里,1927年开始在这最狭窄处筑大坝,经过5年努力,于1932年5月28日合拢。建成的大坝长32公里,坝高10多米,坝宽90米,大坝底宽220米,形成的内湖叫亚瑟尔湖。坝堤上有一座弯腰搬石块的工人雕塑铜像,象征荷兰人“精卫填海”的不屈精神。难怪荷兰人自豪地说:“上帝创造了世界,我们创造了荷兰”。为了纪念为建坝做出杰出贡献的设计者、著名水利工程师莱利,在大坝西端。

西班牙Spain

西班牙(Spain),国名源自腓尼基语,意为“野兔”。别称:橄榄王国,斗牛王国。
面积:505925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东临地中海,北濒比斯开湾,东北同法国、安道尔接壤,西部和葡萄牙紧密相连,南部的直布罗陀海峡扼地中海和大西洋航路的咽喉要道,与非洲大陆的摩洛哥隔海相望(最窄处只有14公里),是南欧一颗璀灿的明珠。海岸线长3144千米。高原,山地约占国土的3/5,平原仅占1/10左右。中部为梅塞塔高原,周围有比利牛斯山等。南部穆拉森山海拔3478米,为全国最高峰。河流众多,主要有埃布罗河,塔霍河,瓜达尔基维尔河等。
气候:气候多样,中部具大陆性气候特性,北部和西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和东南部为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人口:3970万
民族:主体民族是卡斯蒂利亚人,即西班牙人,占总人口的70%。其次有加泰罗尼西人、加里西亚人、巴斯克人、吉普赛人、葡萄牙人、美国人、古巴人等。
语言:西班牙语是西班牙的官方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其各自的民族语言亦为官方语言。
国庆日:10月12日
国花:石榴花
宗教:94%的居民信奉天主教。此外还有3万新教徒和少数洗礼教派的信徒。
首都:马德里
简史:公元前八世纪起一直受外族侵略,1492年“光复运动”胜利后,建立统一的西班牙封建王朝。同年10月12日哥伦布抵达西印度群岛。此后逐渐成为海上强国,在欧、美、非、亚均有殖民地。1873年建立第一共和国。翌年王朝复辟。1931年推翻王朝,建立第二共和国。1939年佛朗哥夺取政权,实行独裁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德同盟。1947年佛朗哥宣布西为君主国,自任终身国家元首。1975年11月佛朗哥病逝,胡安·卡洛斯一世登基。1976年7月国王任命原国民运动秘书长阿·苏亚雷斯为首相,开始向西方议会民主政治过渡。1982年10月工人社会党在大选中获胜组阁。此后工社党在1986年、1989年和1993年三次大选中蝉联执政。 经济:经济较发达的工业国。矿产资源丰富,重要的有煤,铁,铜,汞,黄铁矿等。工业主要部门有造船,汽车,钢铁,化工,电子,纺织,矿业等。农业以粮食种植业为主,园艺业发达,重要农产品有谷物,油橄榄,葡萄,甜菜,柑橘等。橄榄油产量居世界前列。畜牧业以牧羊为主。旅游业尤为发达,有“旅游王国”之称。
文化:西班牙是一个充满热情、富于活力的国家。一个挥洒艺术气息的乐土。素以斗牛、舞蹈、吉它名重天下。斗牛是传统的民族文化,是西班牙的“国粹”,疯狂的斗牛活动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国5100万游客前往。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显贵的王室、浪漫的吉他民谣、奔放的弗拉明哥舞蹈。西班牙还是欧洲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对外关系:1973年3月9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西班牙是世界三大旅游国之一,世界第二旅游大国,每年接待超过4,800万的外国游客。
西班牙拥有许多王宫、教堂和城堡。其中,有10多个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例如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市(即圣地亚哥市)的圣马丁·皮纳里奥大教堂;马德里附近的耶斯科略修道院;阿维拉的古城墙;塞哥维亚古老的水道桥;科尔多瓦的大清真寺;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巴塞罗那的格尔公园和艺术家朱拉之家等,这些都是代表西班牙古文明的遗产。
在西班牙3000多公里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遍布着许多天然的海滨浴场,其中有闻名遐迩的三大海滨旅游区。一、热带大山风光-加那利群岛以“幸福岛”闻名中外;二、太阳海岸-地中海沙滩是各国日光浴爱好者无限仰慕的胜地;三、山光水色,海天辉映的地中海浴池-巴利阿里群岛。 在西班牙还有许多古老的、独特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娱乐活动,其中包括闻名于世的西班牙斗牛、热情奔放的西班牙舞蹈,以及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民族节日(如马德里的鸽子节、加泰罗尼亚地区的马约尔节、巴伦西亚的法雅节、潘普洛纳城的关牛节等),都能使来自异国他乡的客人们感受到西班牙那特有的情趣。
除了下文介绍的马德里、巴塞罗那、马略卡岛外,值得游客前往的还有绽放阿拉伯文化之灿烂花朵的西班牙南方三座城市:格拉纳达、科尔多瓦、塞维利亚;以文化圣礼节、狂欢节闻名的历史古城拖雷多等等。

马德里
西班牙首都,为欧洲地势最高的首都;这里空气清新,阳光灿烂,日照时间为欧洲各大城市之首。市区风格迥异的古建筑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造型别致的各式喷泉装点着马德里极富地中海色彩的大小街道。 马德里直到1561年菲利普二世国王将王宫搬至此地后,才比较受到重视,但很快就发展成为西班牙经济、文化及政治中心。
该市以太阳门为中心,道路由此成放射状展开。从太阳门往西比列斯广场,或从十六世纪哈布斯堡王朝建造的大广场往王宫方向,沿途尽是艺术、文化及建筑宝藏。马德里著名景点有庄严的皇宫(亦称东方宫),西班牙广场中央的文学大师塞万提斯纪念碑,西贝雷斯广场的大地之神西贝雷斯的喷泉和狮子拉车的女神雕刻像,艺术金三角区的普拉多博物馆、美术馆、索菲亚王妃艺术中心,年轻人经常聚集的太阳门,圣伊西卓大教堂等。

巴塞罗那

西班牙的第二大城,也是工商业、文化艺术非常发达的城市,是伊比利半岛最富欧洲气质的大都会,又被称为“伊比利半岛的明珠”、“地中海曼哈顿”。城市依山傍海、地势雄伟,气候舒适宜人,市区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和现代化楼群相互辉映。如神圣家族教堂、巴塞罗内塔、圣巴勃罗教堂等。仅由和平之门广场到加泰罗尼亚广场之間,以大教堂为中心就有无数值得参观的建筑物,如毕加索博物馆、马约尔王宫、总督夫人宫等。
西班牙现代艺术巨匠毕加索、米罗、达利等人都诞生于此;1992年的奥运会在此举办,这些无疑都更增加了该市的知名度。

马略卡岛
西班牙在地中海的巴利阿里群岛,有个最大的马略卡岛,风光绮丽,气候宜人。五十年代中期,法国有100对男女青年集体结婚,他们久慕马略卡岛迷人的景色,相约一起到这里欢度蜜月。事后,欧洲许多新婚青年男女都视此地为最好的蜜月之处。久而久之,该岛便被称为“蜜月岛”。在这里,美丽的园林与随处可遇的游泳场使人陶醉。
 
西班牙民俗
“大锅饭” 肉菜饭是一种在巴伦西亚地区及整个西班牙经常食用的食物。它是用米、肉、鱼及豆角等制成的,颇受外国旅游者的欢迎。1987年,在西班牙两次打破“吉尼斯”的肉菜饭(类似中国的八宝饭)的“大锅饭”纪录。原纪录是做一锅肉菜饭可供1.5万人食用。而这年两次纪录是分别制作了可供3万人和6万人食用的“大锅饭”。
斗牛 斗牛被认为是西班牙的“国粹”、“国技”,素有“斗牛王国”之称。西班牙的斗牛,一向受到世界公众的注目和赞赏。
殉难节 妇女当政日。据传,1227年摩尔人攻占了萨马拉的塞哥维亚城堡,在人们束手无策之际,圣阿格达等一些妇女挺身而出,率领男子和其他一些妇女与敌人展开特殊搏斗,终于赶走敌人,夺回城堡。不少妇女英勇牺牲。后人为纪念在这次家乡保卫战中殉难的妇女,决定每年2月用两天作为“殉难节”,并由妇女当政,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亦称“妇女当政日”。在这两天里,从公共事务到家庭,凡男人掌握的权力全部交妇女管理。妇女们“选出自己的两位市长”,履行市长权力。这一天,妇女们在“女市长”指挥下,抬着城堡保卫者圣阿格达的巨型雕像,向男子们守护的教堂进发。这象征当年夺取塞哥维亚城堡。

希腊Greece

希腊共和国(Greece),国名意译为“希腊人居住地”。
面积:131957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北部与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接壤,东北与土耳其欧洲部分接壤,西南濒爱奥尼亚海,东临爱琴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海岸线长约15000公里,领海宽度为6海里。境内多山,沿海有平原。品都斯山脉纵贯西部,中部为色萨利盆地。河流短小,多港湾。最大半岛是伯罗奔尼撒半岛,最大岛屿为克里特岛。 气候: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冬温湿,夏干热。
人口:1090万
民族:98%以上是希腊人,其余为穆斯林人。
语言:官方语言为希腊语
国庆日:3月25日
国花:油橄榄
宗教:信奉东正教
首都:雅典
简史: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化,在音乐、数学、哲学、文学、建筑、雕刻等方面都曾取得过巨大成就。公元前2800至1400年,克里特岛曾出现米诺斯文化,伯罗奔尼撒半岛出现迈锡尼文化。公元前800年形成奴隶制城邦国家,前五世纪为鼎盛时期。公元338年起先后被马其顿、罗马、拜占庭等占领。1460年遭奥斯曼帝国统治。1821年3月25日希腊爆发反土耳其侵略军的独立战争,同时宣布独立。1829年9月24日,土军全部撤出希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被德、意军占领。1944年全国解放,恢复独立。1946年国王复位。1967年4月军人发动政变,建立了军人独裁政权。1973年6月废黜国王,确立共和制。1974年7月军政府垮台;11月举行议会选举,新民主党获胜并执政;12月举行公民投票,确立国家政体为共和制。1975年6月11日宪法正式生效。议会为一院制,主要职能是立法和监督政府工作,由全国普选产生。
经济:希腊是欧洲联盟中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外依赖较严重。主要矿产资源有铝矾土、褐煤、镍、铬、镁、石棉、铀、大理石等。工业基础较其他欧盟国家薄弱,技术落后,规模小。希腊是传统的农业国,可耕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26. 4%,农产品大量出口。服务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获得外汇、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来源之一。六十年代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近年入境游客数量已超过希腊总人口。
对外关系:1972年6月5日,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雅 典
希腊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位于希腊半岛东南的阿蒂卡平原。西北和南面临科林斯湾和萨罗尼克湾。东北西三面山地环抱,山麓地带接近城市边缘。山海掩映,阳光璀璨,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雅典建城至今已经有了5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八世纪,爱奥尼亚人建成的雅典是古希腊城邦的盟主。古代雅典是西方文化的源泉,雅典人对艺术、哲学、法律、科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公元前五世纪为雅典的极胜时期,出现了许多不朽的大师:大悲剧家欧里庇德斯,大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医学之父希波克拉提斯,发明毕氏定理的毕达哥拉斯,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建立第一个横跨欧亚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等,都在这里诞生或居住过,这些光辉的名字照耀着人类文化的黎明。民主政治、伊索寓言、荷马史诗、学校的观念、体育馆、算术、几何、修辞学、生物学、物理学、诗词、戏剧、音乐、哲学、神学、斯多葛学派、伊比鸠鲁学派、伦理学、政治学等西方文明的重要发展,除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新事物外,几乎都在希腊奠基。富于民主思想和创造精神古希腊人,个性活泼放情,崇尚运动,追求自由自在的乐趣,重视人类个体性的存在和价值。因此其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充满健康、自然、乐观、优雅等的特征,从其艺术作品中表现无遗。希腊人认为神的性格和凡人一样,因此将诸神人格化,创造出丘比特、维纳斯、阿波罗等许多著名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便成为古希腊艺术创作的题材,同时也对后来的西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雅典又素以欧洲文明的摇篮、丰富的历史遗迹而著称,艺术古迹众多,世界七大建筑奇观之一的帕台农神庙建筑于公元前447年,供奉着雅典守护女神雅典娜,虽经历代风吹雨打,由于其建筑本身精巧非常,至今仍较好的被保存下来。
现在雅典是全世界旅游爱好者的度假胜地。蔚蓝的爱琴海边涛声依旧,雅典的一砖一砾都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
主要旅游景点有雅典卫城、德尔菲太阳神殿、奥林匹亚古运动场遗址、克里特岛迷宫、埃皮达夫罗斯露天剧场、维尔吉纳马其顿王墓、圣山、罗得岛、科孚岛等。
哈德良拱门 是进入雅典大门的象征,罗马时代的凯旋门,公元131年由哈德良皇帝建造。
奥林匹亚宙斯神殿 位于哈德良拱门正后方,雅典最古老的神殿之一,始建于公元前515年,公元二世纪完成。资料介绍该殿有104根科林斯式圆柱,现在只剩下5根。
雅典卫城 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开始兴建,是雅典以及全希腊的一颗明珠,是雅典民主的象征。它建在海拔156米的陡峭的山岗上的一个长约280、宽约130米的天然平台上。从雅典市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卫城山顶荟萃着古希腊文明最杰出的作品,卫城因为这些天然博物馆而闻名世界。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帕台农神庙(又称雅典娜庙),埃雷赫修神庙和卫城入口等。卫城山顶立有蓝白相间的希腊国旗,从这里可俯瞰整个雅典城。
卫城博物馆收藏着许多卫城原有的各种雕塑及其它文物,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栩栩如生,让人感叹古代工匠们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帕台农神庙 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纪念碑,被称为“神庙中的神庙”,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神庙矗立在卫城的最高点,因祭奉雅典娜女神而得名。从帕台农神庙的断垣残壁上,能隐约看到当年的雕塑和壁画。神庙建于公元前440年,虽然它于1687年毀于威尼斯军进犯雅典,但建筑架构依旧,巨大的石柱,耸立天际,令人望而生畏。
关于帕台农神庙,还有一段小插曲:当时雅典刚战胜了强盛的波斯,声名大振,成立了提洛同盟,将取自各国的黄金存放在提洛岛上,作为共同基金。当年主政的柏理克利斯却挪用这笔公款,为雅典建造了这座帕台农神庙。为了这项计划,几乎把全希腊世界顶尖的专家都找来工作,不只是建筑师、画家、雕塑家、木匠和石匠,还包含政治家、数学和哲学家。经过许多激烈的讨论和争辩,神庙的设计在极挑剃的情形下定案,线条和比例都十分洗练,不容有一点瑕疵。
和所有优美的希腊雕像一样,帕台农神庙是用坚硬的大理石建成,但是经过设计师的巧思,整座建筑一点都不让人觉得沉重。工程品质即使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仍属一流。譬如:神庙所有的巨大石柱都是向内倾斜,而非互相平行。如果它们都平行,会让人产生它们都向外弯的错觉;所以设计师以一英里的高度作为交会点,每根石柱都向内微倾,使得神庙看来更为稳重而巩固。古代的建筑师又研究出来,大型建筑的地基如果完全水平,也会使人产生扭曲的感觉,因此神庙的地基是中间最高,沿着和缓的曲线向四周低伸。巨大的廊柱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但不管在哪一个角度眺望,帕台农神庙都和周遭的景致和谐共存。
当年庙中所供奉的雅典娜神像,是由希腊最伟大的雕塑家菲迪亚斯所设计,高12公尺,由象牙及黄金打造,後来却被运到君士坦丁堡而下落不明。神庙本身在鄂图曼土耳其人统治希腊的时期,被军队当成火药库和营舍使用,来犯的威尼斯军队一炮打中火药库,神庙的中段被炸成碎片,至今仍无法完全修复。建筑本体的许多雕饰,在十七到十九世纪的欧洲考古收藏热潮中,和各文明古国的许多古迹一样,被英、法、德国人陆续搬走。这些令人惋惜的事实,在亲身造访时感触尤深。游客只能在神庙後方的博物馆内,藉残留的片段,凭吊当年的盛景。
第一届奥运会体育场 位于市中心。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即在此举办。圆弧型体育场不是很大,三面是看台,不是很高,可能那个时代已经足够用了。门内左右分别立着几块石碑,上面刻录着有关奥林匹克的历史和历届奥运会主办地。
埃雷赫修神庙 坐落在帕台农神庙的北面,传说这里有雅典娜当年为人类栽下的第一棵橄榄树。它特殊的建筑风格主要体现在神庙的北面柱廊,在石柱的位置上,有六根人像柱,它们是六个身着古典服装、头上顶着雕有馒形花饰的少女像,这给神庙增添了动感和活力。充当柱头的浅蓝是古希腊建筑中最有独创力、最美丽的一种颜色。这类人像柱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被人们孜孜不倦地临摹仿制,至今在欧洲各国的花园或古老建筑中都不难看到它们优美高雅的身姿。
国家考古博物馆 希腊国内博物馆和各类展览馆很多,且收藏丰富,各地几乎都有民俗博物馆。雅典市内的国家考古博物馆,规模最大,收藏最丰富。其余还有雅典卫城博物馆、希腊民间艺术博物馆、古代市场博物馆、拜占庭博物馆、希腊陶器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战争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及欧洲东方艺术博物馆等,都吸引着各方游客。 
  此外,在雅典、塞萨洛尼基和一些中、小城市中,还保留着相当庞大的古罗马建筑群。如雅典国家公园西侧的古罗马市场,塞萨洛尼基的古罗马皇帝行宫、凯旋门和大市场,卡瓦拉的古军事时期高架引水渠等。在希腊各地都有典型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以塞萨洛尼基的圣乔治教堂为最古老;北方名城卡斯托利亚也保留着相当多的早期拜占庭教堂建筑。最能反映拜占庭时期文化特征的“活”的拜占庭博物馆,当推北腊阿索斯山和中希腊的慧星岩修道院群。最早的修道院建于十世纪。目前多数修道院的建筑仍然完好,但修士已不多了。
在爱琴海一些岛屿和伯罗奔尼撒半岛沿海,由于十三~十五世纪间曾被威尼斯人占领,有不少西方中世纪文化的遗存,如克里特风格的教堂绘画、伊拉克利等克里特城市的海港防砦、罗得岛上的总督府和海防城墙等。

奥林匹亚
位于伯罗奔尼萨半岛,距雅典370公里,是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全球最大的体育活动-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发起,它之所以受到前所未有的尊崇,并不是因为它的竞赛项目有何特殊之处,而是它标榜化解仇恨和荣誉至上的“奥林匹克精神”所致,所有城邦,不管当时正在进行什么战争,到运动会期间一定要停止,否则会受到其他国家会联合制裁;得到冠军的奖没有高额奖金,所有鼓励,所有名誉、赞赏和後世的景仰都集中在一顶桂冠上,而作弊者所要受到的惩罚足以使他倾家荡产。而见证这一人类文化盛事的发源地,就在希腊西南部伯罗奔尼萨半岛的奥林匹亚村,当年的竞技场、体育馆、和有名的天后希拉神庙都还有迹可循。

帕特雷
希腊第三大城市,主要港口;因为是通往意大利诸岛的重要通道,故历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每逢狂欢节,这里的游行彩车表演是希腊最具观赏性的。

萨洛尼卡 是希腊除雅典之外的第二大城市,人口100万,即是希腊北方工业重镇,又是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商业中心。
该城市市始建于公元前316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城市以亚历山大大帝之妹、马其顿国王之妻的名字命名,并从此成为马其顿王国的首都。
作为巴尔干地区的门户,萨洛尼卡已成为巴尔干半岛的经济贸易中心。许多国际和地区组织就坐落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其中有黑海贸易和发展银行(该银行成员国由巴尔干和黑海地区的11个国家组成)、巴尔干贸易中心、负责巴尔干重建事物的欧盟办事处等。目前,萨洛尼卡及其所在的北希腊大区共有商业企业21 895家、工业企业635家、小型工业企业25000家、出口企业2700家及35000家专业公司。北希腊大区在希腊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其GDP占全国的25%,工业产值占30%,农业产值占35%,服务业占24%。  

奥地利Austria

奥地利共和国(Austria),国名释义为“东方的国家”。
面积:83858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中欧南部的内陆国。东邻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南接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德国和捷克接壤。山地占全国面积的70%。东阿尔卑斯山脉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大格罗克纳山海拔3797米,为全国最高峰。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境内,长约350公里。有与德国和瑞士共有的博登湖及奥匈边界的新锡德尔湖。
气候:典型中欧型气候。西部受大西洋影响,冬夏温差和昼夜温差大且多雨,东部为大陆气候,温差小,雨量亦少。
人口:820万
民族:绝大多数为奥地利人,少量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匈牙利人,约占人口的0.52%。
语言:官方语言德语,居民普遍通晓英语。
首都:维也纳
国庆日:10月26日
国花:白雪花
宗教:78%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简史:公元前400年,克尔特人在此建立了诺里孔王国。公元前15年被罗马人占领。中世纪早期哥特人、巴伐利亚人、阿勒曼尼人入境居住,使这一地区日耳曼化和基督教化。公元996年,史书中第一次提及“奥地利”。十二世纪中叶巴奔堡家族统治时期形成公国,成为独立国家。1276年被神圣罗马帝国侵占,1278年,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长达640年的统治。1699年获得对匈牙利的统治权。1804年弗朗茨二世采用奥地利皇帝称号,1806年被迫辞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称。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了以奥为首的德意志邦联。1860─1866年向君主立宪制过渡。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被迫解散德意志邦联。翌年与匈牙利签订协议,成立二元制的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军战败,帝国随即瓦解。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1938年3月被纳粹德国吞并。二次大战中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战。同盟国军队解放奥地利后,奥地利于1945年4月27日成立临时政府。同年7月,德国投降后,奥地利又被苏、美、英、法军占领,全境划分为4个占领区。1955年5月,4国与奥地利签署条约宣布尊重奥地利的主权和独立。1955年10月占领军全部撤走。同年10月26日奥国民议会通过永久中立法,宣布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不允许在其领土上设立外国军事基地。现为联邦制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由普选产生,任期6年。议会为两院制,由国民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1995年1月1日加入欧盟。2002年使用欧元。2005年5月11日,国民议会批准《欧盟宪法条约》。
经济:经济甚为发达,按照《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公布的数字,奥地利人年均GDP为26750美元,居世界前十位,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得益于其发达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
奥地利经济以其灵活性和多样性闻名于世。最值得一提的是奥地利旅游业。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每年从世界各地来观光的游客达一千多万人次。
文化:奥地利历史上产生过众多名扬世界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还有出生德国但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这些音乐大师在两个多世纪中,为奥地利留下了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奥地利萨尔斯堡音乐节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典音乐节之一。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可谓世界上听众最多的音乐会。建于1869年的皇家歌剧院(现名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世界最有名的歌剧院之一,而维也纳爱乐乐团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
奥地利还是音乐大师莫扎特、贝多芬和海顿等的故乡,其叹为观止的教堂、城堡和博物馆、巍巍壮观的高山、郁郁葱葱的低谷、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古迹,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海外游客,WTO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全球最吸引海外游客的国家中,奥地利一直名列前10位。
在许多学科领域中,奥地利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6人,其中医生6名、化学4名、物理3名,按人口平均计算,奥地利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之一。
对外关系:1955年10月宣布永久中立。冷战之后,奥地利对其以中立政策为核心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致力于开展积极的全方位外交。
许多重要的国际机构总部,如联合国工业开发组织(UNIDO)、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等,均设在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
1971年5月28日,奥地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005年4月奥地利总理许塞尔访华。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维也纳
位于奥地利的东部阿尔卑斯山北麓,面积有415平方公里,人口160 万,整个城市坐落在维也纳盆地中,是一座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约翰.施特劳斯……这些音乐大师的名字都与维也纳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维也纳市内街道呈辐射环状。宽50米、两旁林阴蔽日的环形大道以内为内城。内城的古街道,纵横交错,很少高层房屋,多为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流其间,这里环境优美,景色诱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世界上一流的大型歌剧院,是“音乐之都”维也纳的主要象征,素有“世界歌剧中心”之称。建于1869年,原是皇家宫廷剧院,其前身是十七世纪维也纳城堡广场木结构包厢剧院,1869年迁到市区的环行街旁。1918年宫廷剧院变为国有,称国家歌剧院。二战时被炸得只剩下几处断垣残壁,战后重建,整修10年,恢复旧观。外貌古色古香,整个舞台区完全现代化,配有最先进的音响设备。1955年11月以演出贝多芬的费德利奥庆祝再生。歌剧院为罗马式宏伟建筑。前厅和侧厅都用大理石彻成,内部绘有精美壁画和挂有大音乐家和名演员照片。观众席共有6层,可容有座观众1600多人。

维也纳音乐厅 最古老也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法定场所。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1872年到1875年间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曾负责组织音乐厅的演奏会。
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后因战争一度中断,1959年又重新恢复。厅内有收藏馆,馆分两室。一间是展览室,定期举行收藏品展览,供人参观;一间是档案室,藏有音乐大师的乐稿、书信和其它手迹。

维也纳多瑙塔 位于市区北面的多瑙河公园内,于1964年建成。塔高252米,塔底直径31米。游人可乘电梯从塔底直升到165米高的电梯终点。在电梯终点上下各5米处,分别是露天咖啡馆和室内咖啡馆。两个咖啡馆环塔而建,其地板构架同塔轴相连,故能以3种速度围绕高塔转动,形成别致的旋转咖啡厅,咖啡厅每隔39分钟自转一周。

维也纳舍恩布龙宫 舍恩布龙宫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西南部,亦称“美泉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避暑离宫。1694年由玛利亚·特利萨女王下令修建。整座宫殿占地2.6万平方米,稍逊于法国的凡尔赛宫。在琳琅满目的陶瓷摆设中,尤以明朝万历年间的彩瓷大盘和描花古瓶最为珍贵。宫内有哈布斯堡王朝历代帝王设宴的餐厅和华丽的舞厅,现在奥地利政府仍在那里举行舞会或款待各国外交使节。拿破仑曾两次占领过维也纳,两次都居住在这里。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幼年时期也曾在离宫的宫廷舞台上为女皇演奏过钢琴。

霍夫堡宫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宫苑,又称美景富或百乐宫。坐落在首都维也纳的市中心,1696年动工,1713年落成,历时10余年。它是奥卡尔皇帝为欧根亲王建造的。这也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式的建筑,是欧洲最为壮观的宫殿之一。全宫有1400间装饰奇异的房间,镶嵌在一个四字形庞大的建筑群里。其中44间厅室装饰尤为富丽堂皇。如金碧辉煌的美景富大厅,1955年5月有历史意义的独立条约,是在这里签订的,奥地利从此宣布了“永久中立”。

  茵斯布鲁克
意思是茵斯河上的桥。它是德国到意大利贸易的必经之路,也是奥地利从西到东的枢纽。初步形成于1180年,1420年至1665年期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居住地,在马克西米利昂一世统治时期(1490-1519年)茵斯布鲁克成了国家中心,这时期的文化、艺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著名的金顶屋、霍夫堡宫和宫廷教堂,巴洛克式的宫殿和凯旋拱门为玛丽亚·特雷西亚大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今天的茵斯布鲁克不仅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生活中心,而且是大学城和奥林匹克城。
欧洲旅游避暑胜地,奥地利最大的旅游胜地,中世纪的历史风貌被完好的保存在市区中,成为独特一景;金色屋顶和霍夫堡是群峰中间的建筑瑰宝。
度假胜地是阿尔卑斯山中心,曾举办过两次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座以“金色的小屋顶”闻名的古城,有高峻陡峭的山景,及宁静的乡间风光,喜欢欧式贵族风格的人,就不能错过这里。
因斯布鲁克仍然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容貌,在狭窄的小街上,哥特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巴洛克式的大门和文艺复兴式的连拱廊展现出古城的风貌。在老城的东部和北部,是因斯布鲁克新城区。这座小山城曾经于1964年和1976年两次举办冬季奥运会,载入了体育盛会的史册。如今,因斯布鲁克是一座大学城,也是主教所在地。她的工业非常发达,并且经常举办展览会。因为北面被山脉遮挡,所以气候宜人,因斯布鲁克是国际旅游的胜地。

萨尔斯堡
古典建筑特色与浓厚艺术气息交相辉映, 1756年,伟大音乐家莫扎特就出生于此,莫扎特故居是此地最著名的观光景点。
是奥地利西北部萨尔茨堡州首府,濒临多瑙河支流萨尔察赫河,是奥地利北部交通、工业及旅游中心。这里是大作曲家莫扎特的出生地,素有“音乐艺术中心”之称。萨尔茨堡1077年设市,公元八世纪─十八世纪为天主教大主教驻地和活动中心。这里的建筑艺术堪与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相媲美,有“北方罗马”之称。萨尔茨堡老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莫扎特故居 奥地利十八世纪著名音乐大师莫扎特出生的地方(1756年1月27日)。它坐落在萨尔茨堡市粮食大街9号。这是一座金黄色的6层楼建筑。公元莫扎特就诞生在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莫扎特14岁被任命为宫廷乐师。1781年,他向宫廷提出辞呈,迁居维也纳,从而打开维也纳古典音乐的大门,直到1791年1月5日逝世。为了纪念他,1917年把这里辟为莫扎特故居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莫扎特生前使用过的小提琴、木琴和钢琴、亲笔写的乐谱、书信以及亲自设计的舞台剧蓝图等。馆内如今还珍藏着莫扎特的一缕金色头发。故居前面是莫扎特全身铜像。

克拉根福
被称为“沃尔特湖之玫瑰”,在城建方面获得许多嘉奖,如成功地复苏老城,将现代商业和谐地融入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式老城。这个小镇方格状的布局是由意大利多明尼哥·德·拉里奥在奥地利革命期期于1534年设计建造的,一个神秘怪龙雕像装饰的新广场可以追溯到1590年,它形成了该城的中心。附近的大教堂是于1591年完工的,不远处一座宏伟壮观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是现在的州政府所在地。原老城是老广场周边小街道和宫殿,带有三层林荫内园建于十七世纪的老市政厅位于维也纳巷。其他景点还有克恩顿州立博物馆和迪奥斯森博物馆,博物馆中珍藏着可以追溯到1170年奥地利最古老的玻璃绘画,名为《麦格德勒恩窗格》。

布雷根茨
福阿尔贝格的首府依偎在博登湖边,风景秀丽。博登湖东部被群山环抱,向南部和西部广阔伸展。游客可以从梅勒劳修道院开始步行,这是一个西多会修道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那时的修道士正担负着改变布雷根茨森林地区的重任。沿着湖畔小径继续前行,你会经过艺术节剧场,会议中心和欧洲最大的水上舞台。这是每年一度的布雷根茨艺术节-世界上最重要的歌剧节的举办地。坐落在考马克广场的福阿尔贝格州立博物馆让人们了解到这一地区的历史。布雷根茨的上城还保留着中世纪的风格。从马丁塔 (建于1600年左右,现地方博物馆)游客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布雷根茨城和博登湖全貌。

格拉兹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2003年欧洲文化之都的格拉兹以其南部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宜人的气候而成为一个理想的休闲城市。中世纪和巴洛克式的建筑加上大街上现代生活的气息给这座城市更添迷人别样的风采。军械库因收藏独一无二的中世纪武器和盔甲称为格拉兹观光的首选,其他景点还有宫殿山和钟塔-格拉兹市的象征,晚期哥特式大教堂和费丁南德二世的陵墓,约翰州立博物馆和一座雄伟的巴洛克式宫殿-艾根贝格宫。

林茨
有着20万人口的上奥地利州首府既是奥地利主要工业区,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林茨以其拥有迷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巴洛克式装饰豪华的门楼而倍感自豪。游览这座城市一种惬意的方法就是乘坐黄色的微型观景列车-林茨城市快车,该车从中央广场每小时发车一趟。广场中心耸立着1723年建的神圣的三位一体大理石柱,这些石柱是为了感谢林茨免遭鼠疫和战争的痛苦而建。广场的东边是一座十六世纪的市政厅。沿大教堂胡同漫步你就到达了建于1678年的装饰奢侈豪华的巴洛克式主教大教堂,另外特别著名的还有精雕细刻的教堂唱诗班席位。

巴登
巴登依偎在维也纳森林的边缘、距离维也纳以南26公里处,1812年一场大火将小镇夷为平地,后又经过重建成为现在的比德麦式建筑风格的小城。在1821年至1823年之间,许多著名音乐家曾住在这里。巴登有着奥地利最为重要的含硫矿泉水。那些喜爱轻歌剧的人还能在该城举办的每年一届的盛大艺术节上一饱眼福。奥地利最大的赌场也坐落在此。

艾森史塔特
这个拥有11000人口的首府城市主要集中在步行区内,步行区两旁依次排列着古老风格的楼房,其楼门装饰得非常漂亮讲究。这个区域的主体建筑是爱斯特哈泽宫,每年九月海顿节的演出都在这里举行。1633年,卡洛·马蒂诺·考里恩将原中世纪城堡变成了巴洛克式的宫殿。爱斯特哈泽这个匈牙利巨富当时拥有着欧洲最大的财富之一,十八世纪,尼克劳斯·爱斯特哈泽王子对作曲家约瑟夫·海顿给予了经济上巨大的支持。在这条街上你还能参观这位作曲家的故居。靠近爱斯特哈泽宫的布尔艮兰州博物馆展览着该州的历史、民俗艺术、自然景观和酿酒文化。  

比利时Belgium

比利时王国(Belgium)在克尔特语中是“勇敢”、“尚武”的意思。
面积:30528平方公里(含在荷兰境内的飞地巴勒-埃尔东)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西北部,东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接壤,东南与卢森堡毗连,南与法国交界,北与荷兰为邻。它西临英吉利海峡,海岸线长65千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国土的2/3为丘陵和平原。东南部为高原,中部为丘陵,西北部为沿海平原。平均海拔在200-400米。最高点694米。比利时主要河流有默兹河、斯海尔德河等。
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1025万人(2001年)
民族:弗拉芒族占总人口的55%,瓦隆族占33%。
语言:官方语言为荷兰语和法语。北部、西部的弗兰德地区讲荷兰语,南部、中部的瓦隆地区讲法语,布鲁塞尔地区使用荷法两种语言,东部小部分地区讲德语。
国庆日:7月21日
国花:虞美人
宗教:7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其它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新教教徒)占25%。
首都:布鲁塞尔
简史:公元前克尔特族的比利时人在此居住。公元979年,下洛塔林吉亚公爵查理在此兴筑要塞和码头, 称“布鲁奥克塞拉”,意为“沼泽上的住所”,布鲁塞尔因此得名。十六世纪以来,先后为西班牙、奥地利、法国、荷兰侵占。1830年10月4日,比利时宣告独立,定为世袭君主立宪王国。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均被德国占领,1944年9月,流亡法国和英国的流亡政府返回本国,组织了联合政府。二战后加入北约。1958年加入欧共体,1993年完成国家体制改革,正式实行联邦制。现在为君主立宪下的联邦制国家,“欧盟”成员国。
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有色金属、机械、能源较先进,旅游业发达。有130多家啤酒厂生产400多种不同品牌的啤酒,是欧洲品种最多的国家。 对外关系: 1971年10月25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布鲁塞尔
比利时首都。人口97万。位于比利时中部斯凯尔特河支流的森纳河畔。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因其繁华美丽而有“小巴黎”之称。遍及全市的街心花园色彩纷呈,散落绿树间的欧式洋房,典雅而独特。
市区略呈五角形,以中央大街为分野,分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上城主要名胜有王宫(路易十六式建筑)、政府机关、大商行、大银行、皇家美术宫(藏有中世纪的著名美术作品)、现代美术馆、古代美术馆、乐器博物馆、司法宫、50周年纪念公园等。著名的埃格蒙宫以十六世纪反抗西班牙统治而牺牲的民族英雄埃格蒙命名。宫前的埃格蒙广场上竖立着十六世纪以来各个时期为民族独立而斗争的民族英雄的铜像。下城为商业区,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市中心“大广场”四周屹立着许多中世纪哥特式和佛兰德式古老建筑,其中以市政厅最为壮观。
附近还有历史博物馆、天鹅咖啡馆以及1830年革命的发祥地金融街剧场等。闻名的“撒尿小孩”铜像也坐落在此。著名的易明多公园内有一座画栋雕梁,飞龙舞凤的中国古式建筑风格的楼宇。
布鲁塞尔是欧洲历史悠久的文化中心之一。世界许多伟人,如马克思、雨果、拜伦和莫扎特等都曾在此居住过。也称“欧洲的首都”,除外交使团外,有700多个国际机构和办公处,包括西方国家的一些重要组织机构,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比荷卢经济联盟、欧洲联盟、欧洲原子能联盟等的总部设在这里。名目繁多的国际会议常在此地召开。
布鲁塞尔公园在国会的正对面,原是伯爵的狩猎场,十八世纪时改建为法国风味的公园。现在是布鲁塞尔市民最喜爱的休憩场所。市区的圣米歇尔教堂及王宫建筑亦富丽壮观,王宫在布鲁塞尔公园的附近,驻有皇家卫队。王宫规模虽然不大,但十四世纪的建筑外观相当庄严美观。

大广场,建于12世纪,是布鲁塞尔的市中心广场,宽约68米,长110米。四周环绕者哥特式、文艺复兴式、路易十四式的建筑物。最高的尖塔建筑是布鲁塞尔的市政厅,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402年,1480年完工。现在仍是市政府的办公楼。塔高91米,顶上有5米高的布鲁塞尔城守护神的铜像。市政厅的走廊内布满了壁画。在众多的肖像画中有比利时的君主,有曾经统治过布鲁塞尔的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的国王。还有拿破仑的画像。市政厅对面曾是法国路易十四的行宫,现为国家博物馆。市政厅左侧门上有个天鹅雕像的是天鹅餐厅,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此共同草拟“共产党宣言”。环绕广场的其他建筑物是十七世纪各种行业协会的会址,每个行业协会建筑的门上的雕塑是本行会的崇敬人物或象征性动物的雕塑。大广场是比利时许多重大革命事件的历史见证。1830年的革命,就是在这个广场爆发的。

原子银球博物馆,位于“小欧洲”公园的南面,既是比利时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布鲁塞尔的三大著名景点之一。它是1958年为举办万国博览会而专门设计建造的。设计者希望通过这一巨大的建筑表达微小的原子概念,并显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的前景。该建筑由9个直径为18米的铝合金圆球组成,球间铁管相连、形似原子核与外层电子的结构,是一个铁分子放大2000亿倍的模型,总重2200吨,高102米。可乘电梯到达离地100米高的顶端圆球观赏布鲁塞尔的风景。其他圆球中为各种主题的科技展览厅,分为科技馆、新技术展览厅和展览陈列室等几部分,分别陈列有太阳能、和平利用原子能、航天技术、天文等方面的展品,以及有关比利时气象事业的发展史、卫星气象、气象雷达、气象通讯方面的图表,向人们展示比利时的最新科技成果及科技发展史等内容。

小于连撒尿雕像,又名“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像,建于1619年,是雕塑大师捷罗姆·克思诺的作品。雕像仅高50厘米,为一儿童光着身子,叉腰亮肚,无拘无束地在人们面前撒着“尿”,姿态生动,形象逼真,观者无不忍俊。“撒尿小孩”铜像被比利时人引以自豪并誉之为独立精神的象征。
小于连撒尿来源于比利时民间传说故事。传说古代西班牙入侵者在撤离布鲁塞尔时,欲用炸药炸毁城市。幸亏小男孩夜出撒尿,浇灭了导火线。从此,小于廉成了比利时人爱戴的英雄。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他,布鲁塞尔人民便以他撒尿灭掉导火线的形象建造了这座纪念铜像。现在成为到布鲁塞尔观光的游客必去的地方。1696年荷兰总督为他制造了第一件衣服,此后不断有富商及各国来宾为他送衣服。现市中心成立一博物馆专门收藏各国赠送的服装。其中还有中国赠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和布鲁塞尔建城千年时北京送的汉族的对襟小裤褂。在漫长的岁月中小于连也几经磨难。1747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士兵看中这可爱的铜像将其偷走。此事引起布鲁塞尔市民的极大义愤,迫使路易十五下令物归原主。并赠一套王宫禁卫军礼服。还封他为圣路易军团的骑士。

滑铁卢古战场 位于布鲁塞尔南20公里的滑铁卢镇附近,是布鲁塞尔著名的三大景点之一。这里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的发生地。滑铁卢战役是一场“战线最短,而军队又最密集”的战争。1815年6月20日,在只有2.25公里的战线上,对峙的兵力达14万人。其中由拿破仑指挥的法军7.4万人,另一方由英国威灵顿公爵统领的英国、荷兰、普鲁士联军6.7万人。经过仅24小时的殊死搏斗,双方共有39000人在此丧命。结果拿破仑惨败,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复辟的拿破仑帝国仅百天就覆灭了。
为了纪念这次战役中受伤的比荷军指挥官奥伦治王子,比利时于1924年在滑铁卢战役主战场圣约翰高地建了名为“狮子像山丘”的人工高冢。山丘垂直高度45米,底部周长169米。上山的石阶虽只有226级,却显得十分陡峭。山顶的雄狮高4.45米,长4.5米,重达28吨,是当年获胜的英国公爵威灵顿令人用战场上的废铁铸成的,雄狮面向法国。

安特卫普

位于比利时西北部斯海尔德河畔,距布鲁塞尔45公里,是比利时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欧洲第三大港口,著名的钻石城。现代化城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与传统古建筑交相辉映。
早在八世纪,安特卫普就是郡县的中心,十六世纪是它的黄金时期,曾被列为与巴黎、伦敦、威尼斯、那不勒斯齐名的城市。
比利时作为世界上第一大钻石出口国,世界上半数以上的钻石毛坯、琢磨钻石及工业用钻石是通过安特卫普销售到世界各地的,因此称其为“钻石之都”。
这里是本世纪好几位法语作家的故乡。著名画家鲁本斯于1610年在安特卫普住过5年,现在他住过的地方成为该市美术馆。
安特卫普同中国有着密切联系,于1985年5月与陕西省结为友好省;安特卫普市分别与上海市、桂林市、成都市结为友好城市。近几年双方的贸易和投资项目开展得十分迅速。
这里的市中心广场和布拉博喷泉、钻石园地,都是值得参观的景点。

布鲁日

比利时西部佛兰德省省会,距北海14公里。隔英吉利海峡与伦敦相望,西接海滨旅游城市奥斯坦德,东连弗兰德故都根特和首都布鲁塞尔,北邻荷兰,南傍法国。公元九世纪建城,十四世纪成为欧洲最大的商埠。
“布鲁日”在佛兰德语中有“桥”的意思,由流经市内的莱伊河上的一座古罗马桥梁而得名。十九世纪末叶,开始了大规模的港口疏浚和修建工程。二十世纪初,连接外港泽布腊赫的运河通航,工商业发展兴起,市内河渠如网,风光旖旎,古式房屋鳞次栉比,市容仍保留有浑厚的中世纪风貌。城区河道环绕,水巷纵横,并有运河通往北海岸外港。每年吸引着200多万来自欧洲和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乘坐小艇观赏水城全貌,因此它又有“小威尼斯”、“比利时艺术圣地”、“佛兰德珍珠”、“欧洲最美丽的风景城市”等美称。

布鲁日广场 布鲁日广场又称集市广场,是布鲁日的市中心和最大的广场,这个用砖块铺成的市中心广场,在过去十世纪以来,一直成为布鲁日人日常生活的中心点,从1985年开始,每逢周末,广场都会变成露天市集,各式各样的小贩,会在这里摆摊做生意。而布鲁日市内的大部份人会趁着周末光景,到市集内选购各类日用品。
与布鲁日广场紧邻的还有博格广场,该市的各游览路线也大多由这两个广场展开。主要古建筑有十二世纪的圣约翰医院、十三世纪的圣母院、十四世纪的哥特式市政厅、十五世纪的皇宫旧址、1887年的新哥特式邮政大楼以及始建于十世纪的古老教堂等。十四到十五世纪期间,这里被认为是佛兰德艺术的摇篮。现市内的教堂、公共建筑物和博物馆内珍藏许多布鲁日画派的大师们如扬·凡·爱克、汉斯·梅姆林和杰勒德·大卫等的绘画。圣母院内还藏有十五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大雕塑家和画家米开朗琪罗的《圣母像》。
市中心的市场大厅上矗立着一座雄伟的钟楼,高83米,上有一台有46个钟铃的钟琴,琴声美妙悦耳。钟楼里还有366级台阶,可以登到楼顶俯瞰全城。

挪威Norway

挪威王国 (Norway), 国名意译为“通往北方之路”。
面积:386958平方公里(含斯瓦尔巴群岛62730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其北部延伸到欧洲最北端。南与丹麦隔海相望。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异常曲折,长达20000公里。沿海岛屿很多,达5万个,故被称为“万岛之国”。挪威是欧洲山脉最多的国家之一,高原、山地、冰川约占国土面积的75%。北极圈横贯北部,每年夏季北部地区有一段永昼日期。
气候: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口:448万
民族:98%为日尔曼族挪威人,北部有萨米族约3万人,余为外国移民。
语言:挪威语
国庆日:5月17日
国花:石楠花
宗教:基督教路德宗为国教
首都:奥斯陆
简史:1905年挪威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国占领,1945年5月解放。现在为世袭君主立宪国。
经济:经济发达,工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有丰富的水利资源,人均发电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最大的铝、镁、氮肥生产和出口国之一,造船技术世界领先。挪威造船历史悠久,工艺水平较高,现在可以生产多种用途的船泊。挪威建造的大型海轮,在世界上也很出名,全国共有造船厂200多家。农牧渔业同样发达,捕鱼量位居世界前列。
对外关系:1954年10月5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奥斯陆
挪威首都和主要海港,挪威王室和政府所在地,人口47.7万。传说,奥斯陆意为“上帝的山谷”,挪威语中,它指“林间空地”。城市面临迂回曲折的奥斯陆峡湾,背倚巍峨矗立的霍尔门科伦山,既有海滨城市的美丽风光,又有依托高山密林而具有的雄浑气势。市内无林立的摩天大楼,街道两旁的楼宇大多只有6,7层,带有浓重的中世纪色彩和独具一格的北欧风光。 900多年前,这里只是奥斯陆峡湾的一个不到3000人的小商埠,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著名画家爱德华•蒙克将奥斯陆画成了一个充满幽灵的城市。将近100年之后,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奥斯陆许多的文化特色仍然都是外来的,居住人口也只有1万人。奥斯陆惟一具有文化吸引力的是一些以探险家和滑雪家事迹为主的博物馆,市内有各种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晚期,奥斯陆才开始成为国际性的都市,部分归功于人民意识上的觉醒,更由于石油带来的巨大财富。1924年,挪威人在庆祝其首都被命名为“克里斯蒂安尼亚”300周年活动之后,重新使用其原名奥斯陆。今日奥斯陆已跻身于世界10大首都之列。 挪威王宫在市中心,地处一片高地,正对面是市中心的主要街道——卡尔•约翰大街。环绕王宫的是330亩的林地和公园,穿过这里的公共大道可一直通往市中心的商业区。这座白色的王宫,最早是由卡尔十四世国王提出的,1823年,一位丹麦官员兼律师冯•林斯道被委任为总建筑师,并在1825年举行了奠基典礼。但由于计划被多次修改,这项工程直到1848年才峻工,当时正好赶上新国王奥斯卡一世和他的法国皇后约瑟芬继位登基大典。宫前有国王卡尔·约翰的铜像,周围的王宫花园树高林密,草茂花香,清静幽雅。
矗立在阿克海角边上的阿克斯胡斯城堡,建于十三世纪、是一座雄伟的城堡。从这座城堡几乎可以俯瞰市政厅和奥斯陆市中心的全貌。阿克斯胡斯城堡是挪威哈康五世国王为抵御外来侵略,于1300年设计并建造的,城堡在1308年国王去世前不久竣工。城堡刚建成不久便成功地抵御了瑞典埃里克公爵的进攻,并且在这以后的历次战役中证明了它的坚不可摧。
奥斯陆每年积雪期有120天,具有出色的开展冬季运动的自然环境,故奥斯陆能以“世界滑雪之都”而闻名于世。海拔371米的霍尔门科伦山,为举世闻名的滑雪运动胜地。
挪威最大的,也是最古老的综合性大学——建于1811年的奥斯陆大学也位于该城。世界著名的诺贝尔和平奖授奖仪式每年12月10日在这所大学里举行。此外它也是挪威国家剧院、全国最大的图书馆、许多研究所和博物馆的所在地。
建于1899年的国家剧院门前竖立有世界驰名的剧和家易卜生的雕像。 市内最大的弗洛格纳公园,世界闻名,园中套有维格朗雕塑公园,由挪威著名雕塑家古斯塔夫•维格朗(1875年-1948年)在1906-1943年间的雕塑作品组成,占地80公顷,按几何图形设置,共有192座雕像和650个浮雕。这些雕塑作品绝大部分为裸体,有石雕,也有铜雕。据称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雕塑公园,奥斯陆也因此被称为“雕塑之城”。
海盗船博物馆是1913年由阿恩斯坦•阿纳博格设计的,馆内存放着3艘巨大的8—10世纪的“奥斯堡”号、“高克斯塔”号和“图内”号维京古船(俗称海盗船),船长23.3米的“高克斯塔”号海盗船是1880年在桑德菲尤尔市同名的农场挖掘出来的;船长21.4米的“奥斯堡”号是1904年在西弗尔德郡赛姆地区的奥斯堡农场发现的。展馆中的文物还包括1967年在东弗尔德郡罗夫瑟地区出土的“图内”号。

卑尔根

挪威第二大城,船运和商业中心,重要的旅游城市。位于西南岸的瓦根和普迪峡湾之间。濒临大西洋,人口为23万。卑尔根的挪威语意为“山中牧场”“山城”之意,是1070年国王奥拉夫三世所建。十二、十三世纪为挪威首都,是挪威王国最早举行加冕典礼之地。在整个中世纪期间,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最大港口和贸易中心。
城内有圆石铺成的小巷,有中世纪古老木屋和码头区,露天的鱼市场,富有海滨古城旖旎而古朴的魅力。城北部留存着许多中世纪汉撒同盟时代的古老建筑,其中最有名的为卑尔根胡斯城堡,城堡内有建于1261年的哈康大会堂,传说是挪威海盗王的故宫。卑尔根的魅力展示在剧院,舞蹈,音乐,艺术,食品和展览会中,由作曲家和大提琴家奥莱·布尔创办的卑尔根剧院,在著名戏剧家易卜生和比昂松的主持下,享有世界声誉。
2000 年卑尔根被选为9个欧洲文化城市之一。 位于卑尔根市以西 3 公里的布吕根镇是著名古建筑集中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吕根在挪威语中是“堤岸” 的意思。这座木头小镇建于11世纪。

特隆赫姆
挪威第三大城市,中部重要海港和铁路枢纽及贸易、工业航运中心。原名尼德罗斯,因为这儿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雄伟的教堂,所以历代君王均在此地加冕。

斯塔万格市
挪威第四大城市,位于挪威最西南角的海滨,人口近11万。该市始建于八世纪,1810年一个法国人在斯塔万格建立了第一个沙丁鱼罐头加工厂后,城市发展迅猛,最后成为欧洲最大的沙丁鱼罐头加工基地,人口急剧增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由于北海油田的开发,斯塔万格成为油气田设施和船只维修及后勤保障的基地。现在该市已成为挪威著名的“北海油都”,这里的工业生产影响着每一位挪威人的生活。
斯塔万格的文物古迹保存得非常好,是欧洲拥有最多木制建筑的城市,其中最有名的是建于1150年的奥尔内斯(Urnes)木板教堂,是挪威现存30座古木板教堂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必须加以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至今还没有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木造建筑可以与之相媲美。斯塔万格还有独特的挪威油料博物馆和鱼罐头博物馆,十分有趣,值得游览参观。

特罗姆瑟

被称为“北极之门”。它那北纬69.20度的位置能使游客很快明白什么叫做“靠近北极地区”。
特罗姆瑟的名字起源于“特罗姆斯岛”,该岛于1960年被并入特罗姆瑟市。该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1536年。在这里,许多机构都带有“最北”的字样,北极光天文馆和漂亮的特罗姆瑟博物馆构成了位于世界最北部的大学——特罗姆瑟大学的一部分。建于1861年的天主教堂和新教教堂同是位于世界最北部的教堂。世界最靠北部的酿酒厂在这里有一家挪威北部唯一的小酒店。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当海豹的经济价值开始为世人所认识时,特罗姆瑟发展起了自己早期的北极船队。此外也有不少船从这里出海捕鲸。关于这两种活动,在博多博物馆中有详细的图解展示:早期的捕鲸者驾着小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同大批的鲸群周旋;捕海豹的人们则游走于大群毫无抵御能力的海豹之间,高举矛叉将那些瞪大眼睛孤立无援的幼豹击毙。从特罗姆瑟再稍微往北,有挪威现存的最后一个捕鲸站捕捞唯一一种尚未濒临灭绝的“小须鲸”。

瑞士Switzerland

瑞士联邦(Switzerland)
面积:41293万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瑞士位于中欧的南部,北面是德国,西面是法国,南临意大利,东接奥地利与列支敦士登,东西长348公里,南北距220公里。境内多山,大约58%的面积属于阿尔卑斯山区,分为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西北的汝拉山脉和瑞士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最高点杜尔富峰,海拔4634米,最低点马乔列湖,海拔193米。在山区、高原、谷地上分布1494个自然湖泊,最大的是日内瓦湖(又名莱芒湖)。境内有140个冰川,总面积达1951平方公里。莱茵河是流经瑞士最大的河流,境内长375公里,流域面积达27963平方公里。罗讷河是第二大河,流域面积达6947公里。
气候:自西向东由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向冬寒夏热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
人口:730万
民族:日尔曼族占84%,余为法兰西人和意大利人。
语言: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罗马语均为官方语言。
国庆日:8月1日
国花:火绒草
宗教:基督教、天主教。
首都:伯尔尼
简史:1648年宣布独立,自十六世纪起即执行中立政策,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承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
经济:天然资源有限,由于原料极度依赖进口,因此瑞士讲求发展高品质出口型经济,如钟表;出口型工业、金融业、旅游业是其三大支柱产业。钟表业历史悠久,产量居世界前列,有“钟表王国”之称。
对外关系:1950年9月14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日内瓦

日内瓦是瑞士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苏黎世及巴塞尔。位于西欧最大的湖泊——美丽的日内瓦湖之畔,汝拉山和阿尔卑斯山近在眼前。
由于瑞士为中立国家,故有200多个国际组织及人道主义机构设在日内瓦,包括联合国驻欧洲总部、国际劳工组织、万国红十字会、童子军总部、妇女和平自由联盟、红新月国际委员会等。世界性或多边会议也经常在此举行,所以,风景如画的日内瓦已经成为典型的国际城市,被称为“和平之城”。
日内瓦除了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外,也是一座用山光、水色、彩花、绿树织成的美丽都市。日内瓦以群山和花园为巢,隆河有如一条碧罗带穿城而过,仿似仙女身上的碧绿绸,俏丽飘逸。勃郎峰雄峙于东南,汝拉山停立于西北,皑皑雪峰为已是秀美的风景更添风采,加上湖滨公园的绿树繁花,令这个依山面湖,绿川环流,烟岚交映的都市美得像一首诗。
日内瓦有许多名胜古迹。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就诞生在老城一座古老的住宅里。英国诗人拜伦1816年曾住在科洛尼区一栋名为迪奥大迪的别墅里。在这别墅不远处,是英国浪漫诗人雪莱的旧居。
日内瓦注重大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在大自然中开展体育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在罗纳河和莱蒙湖上游泳嬉戏;在郊外骑马、骑自行车或散步;在邻近的阿尔卑斯山区或汝拉山区滑雪等等。无论是攀登峭壁,还是在空中翱翔,或在湖中游泳,对热爱大自然和体育的人来说,日内瓦实在是最理想的地方。
日内瓦位于欧洲中心,从这里坐船、乘火车或长途汽车游览瑞士其他地区极为方便,如去中世纪小镇格里耶参观著名的乳酪厂,去策尔马特观看终年积雪的马特霍恩峰,或参观举世闻名的什雍古堡等,还可去法国的夏豪厄镇游览巍峨壮观的欧洲最高峰——勃朗峰。
日内瓦也是世界钟表之都,钟表业与银行业成为日内瓦的两大精神支柱。
洛桑
瑞士沃州首府,是瑞士第二大讲法语的城市,位于日内瓦湖畔,依山傍水。
洛桑是一个古都,城市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罗马时代已有人在洛桑居住,中世纪时代曾为萨伏依及伯思所占领,现在的洛桑中古建筑栉次麟比,踯躅于街头,有如身处中古时代。城不大,比日内瓦小,人口只有12.5万,至今仍保留着瑞士式的和谐与宁静。
洛桑是一座山城,层层叠叠的美丽房屋,沿着湖岸向上伸展,在日内瓦湖与阿尔卑斯山的烘托下,充满法国式的浪漫。以洛桑为分界,从这里到日内瓦被称为拉克特地区,到对面的埃格勒被称为沃州地区。拉沃地区的葡萄酒质量非常好。从日内瓦延伸过来的平缓的斜坡,过了洛桑就变成了切人湖面的很陡的山坡。这种地形的变化给这里的景观平添了几分壮观,也给大面积种植的葡萄增加了几分滋润。
和日内瓦一样,洛桑有着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氛,是瑞士文化和人才中心。这里有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洛桑大学、联邦理工学院、酒店学校、国际学校,以及各种学院,尤其是其中的酒店学校和芭蕾舞洛桑奖,都是闻名于世的。另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IO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也在这里,1997年9月召开的委员会,即针对公元2004年奥运会举办地点进行投票,在举世瞩目中选出雅典。难怪洛桑人嘴边总不时挂着奥委会的最新动态,对于“奥林匹克之都”这个美称,洛桑人可是与有荣焉的。
洛桑有许多私立的国际学校,这也是它出名的一个原因。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富豪、王公贵族和明星们的子女,都在这个优雅的环境中接受着瑞士严格的教育。
洛桑的商业活动集中在旧城,许多历史古迹及商店街都环绕着大教堂而生。在中古世纪时,都市多以木构建筑为主,然而彼时点灯、煮饭等都须生火,万一发生火灾,整个城市往往毁于一旦。后来,各地主教堂就开始了守夜人由钟塔上向全城报时的习俗,主要是为了检查市内是否有火苗滋生。近代因水泥、石头建筑的取代,这种习俗早已改变,然而洛桑的大教堂却令人惊奇地保留了这项传统,成为旅客津津乐道的美事。
由于对休闲生活的重视,洛桑人总能善用每年至少20天的年假,拜访世界各地。平日下班后,他们也会换上运动装,沿着奥奇的湖畔骑单车、溜旱冰、溜溜狗、散步等,充分享受健康自然的生活。运动完毕后,换上舒适的服装,与亲朋好友到湖畔的露天咖啡座一边用餐,一边闲谈生活上点点滴滴,这般写意生活,难怪拜伦、狄更斯、伏尔泰等文坛巨擘都曾来这里寻找灵感,在此流连忘返。 卢加诺 瑞士州的首府,建于公元六世纪,同时也是是瑞士南边与意大利接壤的一个湖边乐园,瑞士意大利语区的一个重镇,人口3万多。 在巍峨高山的怀抱和奇花异草的簇拥之中,这是一个在卢加诺湖畔散发这光明和活力的城市。卢加诺环境与气候宜人,即使在冬季也是充满温暖的阳光。由于禁止汽车通行,所以环境分外整洁清净。游客可悠闲漫步其间,绿树成荫,景色怡人。卢加诺的两个最具象征性的建筑物是圣罗伦佐天主教堂和圣玛利亚大教堂。 卢加诺的特色购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珠宝店钟表店比比皆是。 卢加诺有着多彩的文化、户外活动,能满足旅客的各种需要。尤其是每年七月都会举办爵士音乐节,至今已举办了19年,由世界著名音乐家免费露天表演。每年八月底举行大型乐曲、爵士乐、流行音乐和乡谣音乐的庆典活动。6月中旬至8月放映湖边电影系列。 伯尔尼 伯尔尼市位于瑞士国土中间偏西。面积(包括郊区)23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4万,海拔550米,位于莱茵河支流阿尔河的一个天然弯曲处,湍急的河水从三面环绕,使伯尔尼老城形成了一个半岛。传说为给城市取名,当时的统治者扎灵根公爵决定外出打猎,以打到的第一只野兽作为城市名,结果打死一头熊,于是以“熊”字为该城命名。伯尔尼这一名称是从德文“熊”字演绎而来,德语中熊一词的发音是“拜尔”,后渐变为“伯尔尼”。“熊”自然成了伯尔尼的城徽,进而又变为伯尔尼州的标志。 瑞士过去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固定的首都,1848年11月28日,伯尔尼被定为瑞士联邦首都,同时也是伯尔尼州的首府。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设在阿尔河北岸铜绿色的联邦大厦中,这是一组用花岗石建造的宫殿式的大型建筑群,建于1852-1857年。大厦左右两翼是联邦各部的办公楼,中间圆顶下面是联邦议会两院的会议厅。 伯尔尼城始建于十二世纪,至十八世纪建成现在规模,已有800年的历史。伯尔尼老城原来一些木质结构的建筑被中世纪的多次大火烧毁,后来重建时改为石头结构,现仍保持完好。碎石铺成的马车道,街道两旁是彼此相连的漫长拱廓,红瓦白墙相映生辉的古老房屋,各有典故的街心喷泉彩柱,十六世纪的钟塔及始建于1421年的晚期哥特式大教堂,使伯尔尼显得古色古香,保留着中世纪时的风貌。现主要街道已被划为步行区,环境十分幽静。伯尔尼老城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名城之列。 由于市民反对噪音和地势等原因,伯尔尼未建大型机场,仅有一小飞机场,设有通往西欧主要城市的航线。伯尔尼有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也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 伯尔尼也是一个文化和旅游城市。市内有古老学府之一的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线著称。此外,还有历史、自然史、艺术、兵器等不同类型的众多博物馆,伯尔尼还是万国邮政联盟和国际铁路运输总局所在地。 历史上,许多革命活动家都曾在伯尔尼居住过。恩格斯1848年秋曾到伯尔尼指导瑞士的工人运动。列宁从1914年9月到1916年初也曾在伯尔尼附近的齐美瓦尔德和昆塔尔逗留过,并写过不少揭露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叛徒的文章。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伯尔尼联邦专利局工作期间,业余钻研物理学,发表了他的惊世之作“相对论”,伯尔尼将此引为骄傲,至今还保留着爱因斯坦的住所,现在被辟为博物馆。 苏黎世 苏黎世州首府,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部,苏黎世湖西北端,利马特河同苏黎世湖的河口。人口36.9万。苏黎世在克里特语里的意思是“水乡”。早在2000年前就已形成村落,1218年成立城邦,1351年加入瑞士联邦。到十八、十九世纪,苏黎世成为瑞士主要讲德语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科学中心。 苏黎世不仅是瑞士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西欧重要的金融中心。这里集中了120多家银行,其中半数以上是外国银行,故享有“欧洲百万富翁都市”的称号。享有盛名的苏黎世交易所建于1876年,其成交额在西欧交易所中居前列,最高峰时有70%的证券交易在此进行。苏黎世的黄金市场更是闻名遐迩,近年来其黄金市场的地位有所下降,六十年代曾跃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黄金市场。 苏黎世有1833年创建的瑞士最大的综合性大学——苏黎世大学。1848年苏黎世把首都的地位让给了伯恩,作为补偿,6年后在这里创办了联邦工学院。在这里曾经培养出两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核物理的创始人之一沃尔夫冈·波里。苏黎世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拥有20多个博物馆,20多个图书馆,100多家画廊,音乐厅及歌剧院。 位于火车站北面的国家博物馆,开办于1898年,是个维多利亚式的大建筑。展品以瑞士文化、艺术、历史为主题,其中包括:中古宗教经文、绘画、彩色玻璃窗饰、取自古教堂及房舍的壁画等。其他展品有圣坛祭品、家具箱柜、古代钟表、金银饰物、民间服装……总之,凡足以说明瑞士文化及社会演变的实物,凡乎应有尽有。1910年列宁侨居苏黎世时,就利用这里的丰富资料撰写了不少有名的著作。 苏黎世美术馆主要收藏西欧绘画,上至中古,下到本世纪的作品,尤其着重瑞士画家,如十八世纪的博斯利,十九世纪的勃克林及贺德勒等。除欧洲各国大师如莫奈、塞尚、梵·高、毕加索等人的作品外,还搜集了相当数量的蒙克的作品,是除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外收藏蒙克作品最多的美术馆。 莱特博格博物馆位于苏黎世湖西一个林木繁茂的公园里。展品以外国艺术作品为主,包括中国画、美洲地毯、印度雕像、秘鲁陶瓷、非洲面具等。 苏黎世湖畔的“馥劳”教堂始建于公元853年,为典型的罗马式建筑。教堂不远处全市最美的巴罗克式建筑是昔日的酒业公会。河对岸正对“馥劳”教堂的建筑是苏黎世大教堂,其一对高耸的塔楼建于十五世纪,它是苏黎世城的重要标志。 卢塞恩 瑞士中部高原的一个湖光山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城市,瑞士最大的夏季避暑胜地之一。八世纪建城的卢塞恩在中古曾是瑞士的首都。现今虽挤不进三强的城市,却是到瑞士参观时不可错失的地方。 历史悠久的卢塞恩,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长街古巷,比比皆是,卢塞恩湖将市镇隔为南北两区,湖光水色映照城中美景,悠游其间,疑真疑幻。 卢塞恩具有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更具有中世纪所特有的美、和谐及生命力。这里街头随处可见的各种各样特色面具。 卢塞恩市内不乏文艺复兴时期及巴罗克式的建筑物及喷水池。广场均以鹅卵石铺砌,人字形的小屋都涂上鲜艳的色彩。木桥附带的十三世纪八角形水塔是市标之一。交通博物馆距市中心数分钟行程,更设有瑞士唯一的天象馆。 卢塞恩市东部有三个著名的旅游点。首先是狮子纪念碑,第二个景点是布巴基大壁画,第三个景点是奇妙的冰川公园。卢塞恩湖有蒸汽游船,由卢塞恩可以轻易达到威捷山,亦是热门的滑雪及观光胜地。彼拉多山拥有世界上最陡斜的齿轨式火车,亦是卢塞恩的象征。 其它景点 日内瓦湖,又名莱蒙湖,西欧名湖。似一弯新月横在瑞法边界,湛蓝的湖水终年不冻,湖中壮美的人工喷泉高达150米,沿湖公园四布,别墅连绵,并可远眺勃朗峰雪景,堪称人间仙境。花钟以日内瓦湖畔英国花园内的最为著名。钟面随季节变化而改变色彩,无论骄阳似火还是风雨交加,鲜艳芳香的时钟总是准确运行。 少女峰,一译荣弗劳峰。位于瑞士中南部,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壮观的高峰之一,也是欧洲最高峰之一。    

丹麦Danmark

丹麦王国(Denmark) 古德语中,丹为“沙滩、森林”之意,麦是“土地、国家”。
面积:43,096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314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最高海拔173米,最低海拔-4米。全境包括日德兰半岛的大部分及西兰、菲英、洛兰等406个岛屿。最大湖泊是阿里湖。
气候: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533.2万(2000年)。
民族:日尔曼族的丹麦人约占97%。
语言:丹麦语为官方语言。
国庆日:4月16日
国花:冬青
国鸟:云雀
宗教:基督教
首都:哥本哈根。全国分14个省、275个县及格陵兰和法罗群岛两个自治领(其国防和外交由丹麦负责)。
简史:丹麦于公元985年形成统一王国。十一世纪曾征服整个英格兰和挪威。1380—1814年,挪威附属于丹麦。1658年以前,瑞典有三个道属丹麦;1864年以前德国北部的二个州属丹麦。丹麦在1397年成立的卡尔玛联盟(丹、瑞、挪)中居统治地位。十六世纪丹麦王国开始衰落。1523年瑞典解盟独立。1814年丹麦与瑞典交战失败,被迫将挪威割予瑞典。丹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宣布中立,但在二战期间遭德国占领,战后重建。1949年加入北约(NATO)。1953年加入北欧理事会(NC)。1960年加入欧贸联(EFTA),1973年退出,转投欧共体—欧盟(EU)。未加入欧元区。 经济:工业发达,造船业、助听器、啤酒酿造在世界享有很高声誉;农业高度发达,猪肉、奶酪和黄油出口居世界前列。旅游业也很发达。
文化:丹麦经常被赞誉为美丽的“童话王国”,这并不只是安徒生是举世闻名的作家,安徒生的童话里所描述的恬静城镇、村庄的美丽房屋、自然的风光及宏伟的建筑奇观,都源于丹麦的自然环境美景。
著名的悉尼歌剧院是丹麦建筑师的杰作,皮耶特·海固的超椭圆型设计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多数大型建筑艺术之中。
对外关系:1950年5月11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主要旅游点有哥本哈根、世界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日德兰半岛西海岸和最北角斯卡晏。丹麦大致由延伸到德国的日德兰半岛、西兰岛、菲英岛组成。北西兰岛散落着王室、宫殿、古城。培育了安徒生的欧登塞坐落于菲英岛。从哥本哈根乘特急IC跨过海峡大桥仅用90分钟即可穿过田园地带。再向西走便进入乐高游乐园的所在地日德兰半岛。处处可见到现代化的风车,观看风景,体味着丹麦人的心情,惬意愉快。
安徒生是属于丹麦的,更是属于世界的。安徒生的格言就是:旅行就是生活,他在长达70年的人生道路中,前后29次出国旅行,87次在国内旅行。

哥本哈根
丹麦首都,丹麦文译为"商人的港口",是丹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北欧最大的城市,被誉为“北方的巴黎”和“世界尖塔之都”。位于西兰岛东岸,与瑞典的第三大城市马尔默隔厄松海峡遥遥相对。那里有童话里的美人鱼雕像、美丽的神牛喷泉(吉菲昂喷泉)以及设计精巧带有钟楼的市政厅,有佛列得利克波城堡、有因“哈姆雷特”而闻名的克伦波城堡、还有金碧辉煌的菲德烈堡宫,位于哥本哈根附近的拉杰尔镇里有别具一格的仿古旅馆村。郭沫若在游历北欧诸国后曾经写下一首诗赞美哥本哈根,后两句为“北欧风物今观遍,民情最美数丹京”。1996年哥本哈根被选为欧洲文化城。

美人鱼像 是一座世界闻名的铜像,她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的海滩上,有一下身为鱼的少女披着一头美丽的长发,高高地坐在一巨岩上,她那一双深情的眸子凝视着大海,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其神态十分妩媚动人,这就是被看作丹麦国家标志的“海的女儿”——美人鱼。从阿美林堡王宫步行10分钟可达,除了和她留影外,还可购买纪念品留作纪念。

吉菲昂喷泉 从美人鱼像沿着海边向南穿过长堤公园,便来到了吉菲昂喷泉。会看到一组巨大的花岗岩石雕:一位半身袒露的女神,挥舞着手中的长鞭,驱赶着4头健壮的神牛在辛勤地耕耘。从犁尖和牛鼻孔中喷射出瀑布般的泉水,生动形象的艺术雕像将游人带入神话般的传说中。吉菲昂喷泉是丹麦雕刻家安诺斯•蓬高铸造的,整个铜塑共费时10年左右,于1908年竣工,距今已90年了。

阿美琳堡王宫 位于哥本哈根市区东部欧尔松海峡之滨,是丹麦王室的主要宫殿。丹麦女王伉俪每年多半时光在这里度过。宫殿建于1749年—1760年间,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物,城堡包括4座规模相同的宏伟建筑,外貌虽然并不华丽,但建筑群却构成一个美丽的八角型图案,形成一个环绕着的大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菲德烈五世的骑马铜像。广场上皇家卫兵换岗仪式是游客必看的内容。

市政厅广场 市政厅广场一直是哥本哈根的心脏,建于1905年,由建筑师马丁•纽阿普设计。市政厅大厅面积为1500平方米,装饰得富丽堂皇,主要用于结婚典礼和官方接待。登上110米高的钟楼,可以眺望哥本哈根市的全城美景。在钟楼门的上方,人们可以看到著名的“世界钟”,该钟可显示全球各地时间以及各种天文时。市政厅正门上方的镀金塑像是城市奠基人阿布萨隆大主教。

北西兰岛 距哥本哈根45公里,岛上有3座著名的城堡,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就是以其中的卡隆城堡为背景创作的;该城堡建于1514至1584年间。城堡建筑恢弘,由高大而坚硬的巨石垒砌而成。

菲德烈堡宫 菲德烈堡宫亦即水晶宫,位于西兰岛北部、离哥本哈根市约35公里处的小城海勒欧/希勒罗德。其建筑群座落在湖水中的三个小岛上,四面湖光潋滟,景色美不胜收。同时它又是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的所在地。菲德烈堡宫是一个三边形建筑,气势恢宏,共有60个厅堂,正面和右翼是宫殿,左翼是教堂。顺着盘旋的楼梯拾级而上,身侧的墙壁上挂满了雕虎镂狮的古代盾牌。

卡隆堡宫 以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而闻名于世的卡隆堡宫,亦即哈姆雷特城堡,座落在西兰岛北部赫尔辛各市的海边,与瑞典的赫尔辛堡市隔海相望。卡隆堡宫意为“皇冠之宫”,始建于1574年,1585年竣工,此堡由荷兰建筑师设计建造。宫殿用岩石砌成,褐色的铜屋顶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在宫外院的墙上有一块莎士比亚的纪念浮雕像。

海盗城遗址 丹麦旅游历史名胜,位于哥本哈根西南90公里。进入海盗城观光的游客,首先可在城外看到一栋海盗居住过的小屋。公元800--1100年间,丹麦历史上被称做“海盗时期”,这时的丹麦被叫做“海盗帝国”。现在许多旅游地和商店大多陈列海盗用品的复制品。站在城堡之上远眺大西洋,不禁使人陷入追古思今的冥想之中。  

捷克Czech

捷 克(Czech),国名意译为“起始者”。
面积:78866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欧洲中部的内陆国。东靠斯洛伐克,南邻奥地利,西接德国,北毗波兰。
气候: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气候。
人口:约1036万
民族:90%以上为捷克族人,斯洛伐克族人占2.9%,德意志族占1%,此外还有少量波兰族。
语言:官方语言为捷克语
国庆日:10月28日(1918年)
国花:玫瑰、石竹。
宗教:主要宗教为天主教。
首都:布拉格
简史:五-六世纪斯拉夫人西迁到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公元830年在该地区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帝国。九世纪末、十世纪上半叶在今捷克地区成立了捷克公国。1419年~1437年,捷克地区爆发了反对罗马教廷、德意志贵族和封建统治的胡斯运动。1620年捷克地区沦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于1918年10月28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8年9月,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出卖捷克。1939年3月被法西斯德国占领。1945年5月9日,捷克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1948年2月,捷共领导人民粉碎了资产阶级的复辟阴谋,并开始执政。1960年7月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8年8月20日,苏、波、匈、保、民德五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苏军并“暂时留驻”。1969年4月,胡萨克出任捷共第一书记(后为总书记),1975年任总统。1989年11月捷政局发生剧变,宪法中取消了有关捷共领导作用的条款,实行多党议会民主制。1990年更改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同年6月举行首次自由选举,共有23个政党、运动和联盟参加。捷克地区的“公民论坛”和斯洛代克地区的“公众反暴力”组织分别在本地区获胜,占居联邦议会中的多数席位,并组成联邦政府。1992年6月捷联邦举行第二次议会大选,由“公民论坛”演变而来的公民民主党和从“公众反暴力”组织分裂出来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获胜,成为联邦和本地区的执政党。1992年12月31日联邦解体。自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经济:工业发达,以机械、船舶、汽车、化学、玻璃制造、制鞋、啤酒酿造等著名。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有麦类、甜菜、啤酒花等。煤炭储量很大,森林面积占全国1/3,推行市场经济后,各地区发展略有不平衡。
文化:捷克地处欧洲腹地,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有“中欧花园”之称,全国80%的地区适合疗养和发展旅游业,有12处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对外关系:1993年1月1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布拉格
最美丽的欧洲旅游城市之一,位于欧洲大陆中西部波西米亚地区,坐落在拉贝河支流伏尔塔瓦河两岸,人口121万,是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山城。城区分布在7座山丘上,伏尔塔瓦河蜿蜒穿城而行,十多座古老与现代的桥梁横跨其上,耸立在市区的伯特日娜山,乔木葱郁,风景秀丽,是一处环境幽雅的休息之地。市区那些带有尖塔或圆顶的塔式古老建筑物,无论是罗马式、哥德式、巴罗克式,还是文艺复兴式,都完好地保存着,其中以哥德式或巴罗克式数量最多、最为著名,它们大多是教堂。高高低低的塔尖,毗连成一片塔林,因而布拉格有“百塔之城”之称。在阳光照耀下,“百塔”显得金碧辉煌,因而又被称为“金色的布拉格”。
布拉格这个名称来自德语,当地称它为布拉哈,意为“门槛”,其原因是伏尔塔瓦河在这里流经一个暗礁,水流湍急,酷似越过一个门槛。
布拉格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1000多年前,这里就是捷克王国的政治中心,从公元十三世纪成为捷克王朝的第一座王城算起,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从十三世纪到十五世纪是中欧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达2000多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老城区每一条大街小巷,几乎都可以找见十三世纪以来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如始建于1344年的著名圣维特教堂,建于1357年的伏尔塔瓦河上的圣像林立、艺术价值无比的查理大石桥,建于1348年的中欧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查理大学,金碧辉煌的布拉格宫和历史悠久的民族剧院等。老城区的一些偏僻宁静的街巷迄今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模样,街道用石块铺成,街灯是古老的煤气灯式,许多房屋带有宗教色彩的壁画。
老城中心的老城广场已经存在900多年了,广场上的老市政厅,建于1338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广场南面有著名的卡罗利努姆宫,是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物。卡罗利努姆宫附近有著名的伯利恒教堂。火药门楼,是老城13座城门中的仅存者。广场上有一座建于1410年的钟楼,尽管钟楼的外墙墙皮因年代久远已部分剥落,但它却以精美别致的自鸣钟而闻名于世。凡是到布拉格的游人,总要前往老城广场观赏这座古老的钟楼,路经钟楼的布拉格市民也常常停下来校对自己的手表。每到整点,钟上的窗门便自动打开,钟声齐鸣,12个圣像如走马灯似地一一在窗口出现,向人们鞠躬。这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自鸣钟,是十五世纪中期由一位钳工用锤子、钳子、锉刀等工具建造的,至今走时准确,成为人们观赏的一件珍品。 新城区是繁华的商业区,这里有著名的瓦茨拉夫广场、德沃夏克博物馆等。另外,还有保存着中世纪风貌的小城区,这里有许多以巴罗克式风格为主的宫殿式建筑。城区大多是弯曲狭小的街道,这里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的圣尼古拉斯教堂,被称为布拉格巴罗克式宗教建筑的典范。
今天的布拉格已成为中欧现代化的大都市,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国内和国际交通枢纽。布拉格还是全国最大的机械制造工业基地,以汽车、飞机、机床、内燃机车、矿山设备等重型机械制造业最为突出。

布尔诺
捷克第二大都市,南摩拉维亚州首府,也是最重要的工业城和铁路枢纽,每年在此举行布尔诺国际机械工业博览会。
相传十七世纪期,一名瑞典将军曾夸下海口,能在正午12点攻陷布尔诺,否则退兵,11点时已经兵临城下,眼见就要沦陷,此时守着大教堂钟塔的老人,竟然将11时谎报成12时,而瑞典将军不察,遵守信诺就退兵了。从那一天起,圣彼得和保罗大教堂每天上午11时都报时为正午。
布尔诺留下了许多珍贵文化遗迹,在山丘城堡、教堂和博物馆中都可以得到见证。使生物学家孟德尔名留青史的豌豆遗传实验,就是在布尔诺郊区的修道院进行的。
位于布尔诺东北边的摩拉维亚石灰岩洞区,占地94平方公里,自1956年开始即划为自然保护区。

比尔森
西捷克州首府,比较捷克众多以建筑或中世纪古迹闻名的城镇,比尔森显得与众不同,它以汽车工业及啤酒制造业闻名,捷克三大名酒之一的啤酒发源于此、东欧知名汽车品牌“SKODA”制造厂也设在此地。
提到啤酒,人们可能会想到德国,不过原来捷克的啤酒也并不逊色,世界最高级的蛇麻草 (Hop,酿啤酒的香草 )原产于捷克,而捷克人民的啤酒消耗量更胜德国,为全世界第一。捷克最畅销的啤酒,是比尔森啤酒。

玛利亚温泉市
捷克著名疗养胜地,十九世纪修道院医师约瑟夫·乃尔发现此间泉水及矿泉泥富有疗效,遂在众僧侣的资助下修建疗养地,目前,已闻名于欧洲。

克鲁姆洛夫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曾经是军事要塞的克鲁姆洛夫古堡,在不同主人的管理下,成为一个融有不同时代风格的建筑群。独特的建筑风格,让来到这里的游客充满了探索的激情。在导游的陪同下,游客可以触摸到老城仅存的大门,知道城堡主人谋杀理发师女儿的故事,也可以看到当年被小城赶走的画家又如何在母亲的家乡举办展览。美丽的城堡花园和奢华的旋转观众席,以及热情和友善的捷克人……所有这些都让这个只有1.5万人生活的地方,成为每年有90万人次拜访的旅游胜地。

瑞典Sweden

瑞典(Sweden),由“斯维亚国”一名演变而来,意为“亲属”。
面积:449964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西以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为界与挪威相邻,东北以托尔尼奥河为界与芬兰相连,东濒波的尼亚湾,东南接波罗的海,西南隔卡特加特和厄勒海峡同丹麦相望。
气候:全国约有15%的土地在北极圈内,气候南北悬殊。大部分地区属温带针叶林气候,最南部属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890.9万人
民族:90%为瑞典人(日耳曼族后裔)。北部有芬兰族约3万人,萨米族近2万人。外国移民及其后裔约80万(其中半数为外籍侨民)。
语言:官方语言为瑞典语。但在北部边远地区有3万人讲芬兰语,约2万拉普人讲拉普语。瑞典学校中英语是必修课,英语和德语为通用商业语言。
国庆日:6月6日
国花:白菊、睡莲
宗教:96%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法律规定非信奉国教公民不得担任首相。
首都:斯德哥尔摩
简史:公元1100年前后,瑞典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结成卡耳马联盟,受丹麦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1600年至1718年间是瑞典的“全盛时期”,领土包括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波兰、德国和丹麦的部分地区。1809年瑞俄战争后失去芬兰,1814年瑞典参加反拿破仑战争打败丹麦后,夺得挪威,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独立。此后瑞典未卷入任何战争,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1995年1月1日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同时成为西欧联盟的观察员,此前还加入了北约“和平伙伴关系”。 实行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
经济:瑞典实行发达的私营工商业与比较完善的国营公共服务部门相结合的“混合经济”,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著称。森林、铁矿和水力是瑞典的三大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形成了采矿冶金、林业造纸、电力和机械制造四大传统工业体系。经济发达,在木材、造纸、电力、冶金、机械、电信、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有一定特长。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险较完善。
文化:瑞典人文化素质较高,热情好客,纯朴诚实,谈吐文明,行为规矩,重诺守时。瑞典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爱花,爱鸟和其他野生物,热爱大自然。瑞典已成为世界上外出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体育活动更是瑞典人的爱好。
对外关系:瑞典于 1950年1月14日承认新中国,1950年5月9日同中国建交,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同年,两国互派大使。
主要城市及景点:

斯德哥尔摩

英语里斯德哥尔摩意为“木头岛”,公元十三世纪始建,公元1436年定为瑞典首都。北欧第二大城市,位于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的交汇处,由14个岛屿组成,它们像一把晶莹璀璨的珍珠,散落在湖、海之间,70余座大小桥梁把它们联为一体,素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被称为“水上美都”。市区人口60多万。中世纪雄伟的建筑物,现代化大厦与碧树红花丛中一座座油漆精致的别墅相映成趣。
斯德哥尔摩南区的斯塔丹岛,据说是当年旧城的遗址,坐落在这里的富于古香古色情调的斯德哥尔摩老城,是游客竞相前往的地方。老城区大街小巷均采用石头铺筑,最宽处不过5到6米,最窄处不足1米,无法通行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瑞典王宫、皇家歌剧院、皇家话剧院、议会大厦以及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等都聚集在这里。
斯德哥尔摩也是一座文化名城,市内有50多座博物馆,如民族、自然、美术、古文物、兵器、科技博物馆等,分门别类,各有千秋。在斯坎森露天博物馆,有150座从瑞典各地搬来的农家小舍,风格各异,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现出瑞典古代劳动人民所度过的那些简朴而富有意义的岁月。还有藏书达100万余册的皇家图书馆和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斯德哥尔摩大学等。

瑞典王宫 位于中央广场旁。建于公元十七世纪,为一座方形小城堡。王宫正面大门前,两只张牙舞爪的石狮子分立两旁,门口站着数名头戴一尺多高的红缨军帽、身穿中世纪军服的卫兵,显得威严逼人。每天中午时分,卫兵们要举行隆重的换岗仪式。游人可以购买一张门票,通过岗哨进入宫内参观。除教堂、陈列厅对外开放外,其他厅暂不对外开放。王宫的教堂、国家厅和宴会厅陈设如旧,华丽的大厅里,壁上挂着历代国王和王后的大幅肖像。在一些室内陈列着瑞古代国王的王冠、王袍、权杖、战车、兵器、珠宝、饰物和金银器皿等,这些都让人依稀可见昔日王室的显赫权势。王宫共有608间房间,比英国的白金汉宫还多出4间。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是市政委员会的办事处,被认为是斯德哥尔摩的象征,濒临梅拉伦湖,由建筑师拉格纳尔•厄斯特堡设计。1911年动工,1923年建成。它是一座庞大的红砖建筑物,其右侧是一高105米、有3个皇冠的尖塔,代表瑞典、丹麦、瑞典三国国王和人民之间的合作。厅内有市议会大厅和宴会厅。每年诺贝尔奖金颁发后,国王和王后都要在宴会厅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举行隆重盛大的宴会。

王后岛的德洛特宁宫 从斯德哥尔摩乘车西行约半小时,就到了风景如画的王后岛。岛上有十七世纪的瑞典王宫——德洛特宁宫,现在是瑞典王室的主要住宅,王室为了让年轻一辈的家庭成员有较宽敞的庭园,于是就从旧城搬到王后岛的德洛特宁岛居住。 王后岛上的中国宫 在王后岛上有一座建于1753年的中国宫,是当时瑞典国王福雷德里克为庆祝王后乌尔里卡7月24日生日而建造的。初为木质结构,规模也小。10年后,国王下令以木石结构重新修建,于1769年建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遂成今日之风采。这是一座中国式宫殿与法国洛可可式建筑的融合体,兼有东方建筑的典雅与西方建筑的华丽。整个建筑呈弓形。宫门宫窗两侧的边框以中国式图案组成,以便于书写中国对联。室内,陈设几乎均为中国式样。墙上挂满中国山水花鸟之类的画卷和书法条幅。

斯康森博物馆 一座露天民俗博物馆,是世界上同类博物馆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它创建于1891年,占地30余公顷,建有150幢房舍。既有瑞典南方斯格耐地区的草顶木房或砖房,也有北部地区拉普族的圆锥形木屋,还有教堂的尖塔和钟楼等等,从多角度向人们展示昔日瑞典民俗生活。

哥德堡

瑞典第二工业大城市、布胡斯省省会。坐落在西海岸卡特加特海峡,有瑞典“西部窗口”之称,也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第一大港,为终年不冻港。闻名于世的瑞典滚珠轴承公司总部、沃尔沃汽车公司总部、哥德堡大学、哥德堡工程学院等均建于此。
哥德堡也是瑞典旅游胜地之一。十七世纪建造的皇家住宅,1699年建造的旧市政府,十八世纪中叶建造的瑞典东印度公司以及1815年建造的大教堂等名胜之地,每年都吸引着数十万国内外观光游客。

马尔默

马尔默是瑞典第三大城市、海军基地和交通枢纽。该城坐落在瑞典最南端,隔厄勒海峡同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相距仅26公里。
与瑞典的其他城市相比,马尔默市人均拥有的公园、花园和饭店的数量位居第一。城市建筑颇具特色,市政府是一幢荷兰文艺复兴式样的建筑。圣彼得大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筑。城中还有许多十六世纪时的精美建筑物。造船、化学、纺织、制糖、水泥、橡胶等行业尤为发达,经常对外输出谷物、糖、水泥和粘土矿等。

    诺贝尔纪念馆 瑞典人引以自豪的诺贝尔纪念馆位于卡尔斯库加市,这里离斯德哥尔摩约200公里,纪念馆始建于1975年,馆址即在环境幽雅白桦山庄。白桦山庄不是诺贝尔出生的旧居,而是他结束海外漂泊生涯回到祖国的定居之地。馆里珍藏着诺贝尔生前活动的照片以及他获得的各种技术发明专利证书和金质奖章。他的遗嘱也保存在这里。
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瑞典家庭,9岁时便跟随家庭移居当时俄国的首都彼得堡,从那以后他在许多国家生活过,最终他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世界公民,即使如此,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的瑞典公民权。从未上过大学的诺贝尔,刻苦自学,虚心求教,以发明黄色炸药和无烟火药闻名于世。他捐献全部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金。从1901年开始,每年评发奖金一次,届时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隆重仪式,瑞典国王亲自给获奖者颁发奖金。

    北海草堂 位于斯德哥尔摩东南面的海滨小镇沙丘巴登,是中国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当年在瑞典的居住地。戊戌变法在中国遭到失败后,康有为流亡国外。他在作环球之行时曾到过瑞典。这里的风土引起这位海外游子的喜爱,于是他买下沙丘巴登地区的一个小岛,并于1909年在岛上建起中国式园林,取名“北海草堂”,赖以寄托他身在异国,缅怀故土的强烈情思。

    约克莫克 著名观光地、萨米人聚居区。位于进入北极圈15公里处。被称为“拉波尼亚”的地区大部分属于约克莫克。古代萨米人饲养驯鹿的牧地,生长着棕熊等珍稀动植物,加上萨米人的文化遗产特色,199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阿伊特博物馆可以看到萨米人的日常生活、狩猎生活的历史。每年2月上旬举办萨米祭。另外,还有徒步旅行、乘独木舟、乘狗拉雪橇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多德雷特
一年四季盛行户外活动的城市,位于拉普兰中部。有能够举办世界杯高山滑雪大赛的滑雪场,所以每年10月下旬到5月上旬,日本等许多国家都将此地作为大赛前的训练场地。为休闲渡假胜地。春秋季可以观览极光、冬季滑雪、坐雪橇;夏季徒步旅行和垂钓。

乌普萨拉
乌普萨拉是瑞典东部一座文化古城,濒临费利斯河和梅拉伦湖。乌普萨拉曾为瑞典旧王朝的故都。瑞典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乌普萨拉大学即设于此。城市建有博物馆十多个,其中包括专门展出中国展品的中国瓷器馆和中国化石馆。乌普萨拉是瑞典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的圣地,城市还保留着1287年始建的哥特式砖造大教堂,十二世纪建成的圣三位一体教堂,十六世纪建成的城堡以及古斯塔夫一世等历史名人的陵墓。乌普萨拉的自行车、金属机械、陶器以及食品等各项生产均具一定规模。

意大利Italy

意大利共和国 (Italy) 国名意译为“小牛生长的乐园”。
面积:301318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南部,包括亚平宁半岛及西西里、撒丁等岛屿。北以阿尔卑斯山为屏障与法国、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接壤,东、南、西三面分别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和第勒尼安海。海岸线长约7200多公里。
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人口:5756万
民族:主要是意大利人。
语言:意大利语, 个别边境地区讲法语和德语。
国庆日:6月2日
国花:雏菊
宗教: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罗马
简史:意大利系文明古国,经历罗马共和(前509~前28年)和罗马帝国(前27~476年)时期后,962年受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十一世纪诺曼人入侵南部并建立王国。十二~十三世纪分裂成许多王国、公国、自治城市和小封建领地。十六世纪起先后被法、西、奥占领。1861年3月建立意大利王国。1870年王国军队攻克罗马,完成统一。1922年10月31日墨索里尼上台,实行长达20余年的法西斯统治。1946年6月2日成立共和国。战后意政府更迭频繁,党派林立,多党联合执政继续给意大利政局长期稳定和体制改革带来诸多不利因素。1998年10月,左民党全国书记达莱马受命组成中左联盟政府,成为意战后50多年来第一位前共产党人总理。
1999年 12月,由于中左执政联盟内“三叶联盟”公开对达莱马政府表示不信任,达莱马主动向总统辞职,后受命重新组阁成功,战后第57届政府正式成立。
经济:资源贫乏,但工业发达,原油加工能力、钢产量、塑料和拖拉机产量,以及发电量居世界前列。农业主要是小麦、玉米、甜菜。葡萄酒产量居世界前列。旅游业是其国家财源之一。
对外关系:1970年11月6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首都罗马从八世纪起,即成为天主教中心;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是米兰,其他著名旅游城市有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热那亚等。

罗马
意大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罗马教廷——梵蒂冈国所在地,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亚平宁半岛的中南部西侧,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古城居北,新城在南。罗马虽然没能进入世界十大城市之列,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对罗马倍感熟悉,因为它曾是“世界帝国首都”,是一座创造过辉煌文明的古城。
罗马已有2500余年历史。它是古罗马帝国的发源地。在罗马古都遗址上,曾经矗立着帝国元老院、凯旋门、纪功柱、万神殿和大竞技场等世界闻名的古迹;这里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精美建筑和艺术精品。广场是罗马人生活的中心,也是游览的中心,广场上的喷泉伴着各式别出心裁的大理石雕像,英雄美人、神仙水怪,无一不是艺术杰作。
大竞技场 亦称“安非剧院”、“高乐赛”、“斗兽场”,罗马时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是罗马帝国的象征,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圆形竞技场,世界八大名胜之一。系弗拉维奥家族的几位皇帝为使“弗拉维奥”留名千古于公元72年开始建造的,至公元80年提多皇帝时建成。8年时间建造的这座巨型剧院,用掉了100000立方米石料。传统说法是,建造这座建筑物使用了四万奴隶。它占地20000平方米,围墙周长527米,直径188米,墙高57米,相当于一座19层现代楼房的高度,场内可10.7万观众。这是当年用来斗兽、竞技、赛马、戏剧和歌舞表演的场地。

    凯旋门 建于公元315年,是元老院为感谢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年)的恩典功德而建立的。位于“大竞技场”的旁边。

卡比托利欧广场 亦译“坎皮多里奥”,从维克多艾曼纽纪念堂前方,通过大理石建的阿拉柯利阶梯,坡道阶梯上即卡比托利欧广场,亦即市政府广场。由米开朗基罗设计。
广场的正面是元老院,现在是罗马市政府,建于中世纪,是当时罗马元老院开会的地方。广场中央有一尊马可奥来里欧皇帝的骑马铜像,这是罗马骑马铜像中保存的最好的一座铜像。
市政府大厦前有三尊雕像,中间为智慧之神,右边母狼与鸾生兄弟是象征罗马城的台伯河,而左边的埃及人面狮身像,即为尼罗河。

许愿池 罗马境内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喷泉,十八世纪建筑师沙尔威的杰作。雄伟的喷泉雕刻叙述的是海神的故事,采区左右对称的形式,在中央立有一尊被两匹骏马拉着奔驰的海神像,左右两边各立有两尊水神。游客多在此投币许愿。曾经作为电影《罗马假日》的拍摄背景。

万神殿 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物,一座供奉宇宙主要神祗的神殿。公元前 27 年奥古斯督的女婿阿古力巴作,公元一世纪遭火灾, 现在的建筑物是公元118 - 125年间亚得里亚皇帝所建,曾经是供奉众神之处,公元609年被改为天主教堂。庙的圆柱体直径40.3公尺,与高度相等。圆顶是在一个半圆形球体上面用淋灌三合土一体成形,是世界上用筑墙式建筑法建起的最大建筑。圆顶原有封顶装饰,现在顶部为直径9米的圆洞,是大殿唯一采光处。这里葬有意大利国父爱玛禄二世、翁贝尔托一世等7位帝王。文艺复兴时期三大艺术家之一的拉斐尔也葬在大殿的石龛内。

威尼斯 威尼斯是地中海的贸易中心、一座文化艺术名城。是世界上唯一的水上城市。古城兴建于452年,面积6. 9平方公里,居民约10万人。城内有一条长4公里、宽30~60米的主运河,与177条支流相通,全城由118个小岛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独特,地基都淹没在水中,象从水中钻出的似的。在这座水上城市里,汽车、摩托车、甚至自行车都是被禁止的,“贡都拉”小船则充当了自行车的地位。全城拥有120座各式教堂、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多座宫殿,每年来此观光旅游的游客达上千万之多。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是继佛罗伦萨和罗马之后的第三个中心。威尼斯画派作为后起之秀,在欧洲艺术中享有盛名。威尼斯在歌剧艺术发展上也做出过重要贡献,威尔第创作的《茶花女》等世界著名歌剧就是在这里首演并获得成功的。1932年,威尼斯又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公元697年,威尼斯成为拜占庭帝国的一个城邦。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1866年威尼斯地区和意大利实现统一,从此成为意大利的一个地区。

圣马可大教堂 矗立于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又被称之为“金色大教堂”。始建于公元829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为融合拜占庭式、哥特式、伊斯兰式、文艺复兴式各种流派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杰作。教堂正面长51.8米,有5座棱拱型罗马式大门。顶部有东方式与哥特式尖塔及各种大理石塑像、浮雕与花形图案。教堂内殿中间最后方是黄金祭坛,祭坛之下是圣徒马可的坟墓。教堂内珍藏丰富,其中的金色铜马与真马同大,神形毕具,惟妙惟肖。

公爵宫 建于814年的一座拜占庭式建筑,曾多次遭遇火灾,现是建于十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宫内还陈列着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各种兵器。曾为总督府和法院,与它隔一条小河的建筑是监狱,中间有一座桥连接,桥名“草桥”,犯法的人在法院被宣判后就直接通过草桥送到监狱,犯人只能从桥的窗口和亲属告别,犯人难免会发出一声叹息,因此桥又名“叹息桥”。现在,监狱已经改为博物馆。

里亚托桥 在威尼斯有400多座桥,以里亚托桥最为有名,建于1180年,它又名商业桥,原为一座木桥,1580-1592年改建为石桥,是威尼斯的象征。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上中部建有厅阁,两侧店铺林立。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作的。

佛罗伦萨 

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亦翻译成“翡冷翠”(Firenze),在意大利语中意为“鲜花之城”。它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它位于阿尔诺河谷的一块平川上,四周环抱以丘陵。文艺复兴时期许多重要的艺术家都出生於此,如米开朗基罗、达文西、人文主义之父佩脱拉克、文学家薄伽丘、但丁等,他们也为此地创造出许多宝贵的艺术品。全市共有40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及许许多多的大小教堂,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称。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保存地之一。又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和绘画的摇篮,被称作文艺复兴艺坛“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在1506年聚会于佛罗伦萨,成为艺术史上的千古美谈。

圣母之花大教堂 位于市中心,有人称这是世界第三大教堂。一座哥特式的建筑,高106米,其外部以绿、白、红三色大理石装饰,应用建筑学、几何学原理设计修建。杜奥莫大教堂、乔托钟楼和八角形的圣乔瓦尼洗礼堂同在一个大广场上,三座大的建筑构成一体,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米开朗基罗广场 位于一个小山坡上,建于1860年,米开朗基罗26岁时雕刻的《大卫》像矗立在广场中央(为他的学生所作的临摹品)。黄昏时在此可眺望亚诺河、圣母百花大教堂、钟楼等迷人景致,山上还有著名的圣米尼亚托教堂。

比萨斜塔 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比萨市,距离佛罗伦萨行车约一小时。斜塔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建于1174年,塔高55米,由于地表塌陷每年倾斜1.2毫米,按此速度推算,可能在200-1000年后倒塌。但几百年过去了,它依然以以神奇吸引了无数游客。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

米兰

意大利第二大城市,全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米兰省省会。有“经济首都”之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东邻威尼斯,西靠都灵,南部是热那亚,北部是科莫湖。米兰是它同时是世界三大时尚之都之一和意大利的美食之都。
米兰始建于公元前四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毁损严重,战后重建。市中心的杜奥莫广场,哥特式的杜奥莫主教堂高高耸立,它是欧洲最著名的三大教堂之一。广场正北是一组拱式建筑物,称维克托·埃马努埃尔拱廊,呈“十”字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建于1887年。顶部由玻璃覆盖,地面用大理石铺砌。这里是米兰最繁华的地区。由此向北是意大利最大的歌剧院斯卡拉歌剧院。它是世界名演员心驰神往之地,有“歌剧的麦加”之称。目前,米兰已同中国的上海结为姊妹城市。

米兰主教教堂 位于米兰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杜奥莫广场上,世界最华丽的教堂之一,规模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被马克·吐温称赞为“大理石的诗”。米兰主教教堂是米兰的象征,正面融合了哥特、文艺复兴、新古典等多种风格,青铜的大门极为气派,雕刻的主题与宗教和米兰的历史息息相关,正面造型各异的雕像无不展现艺术之精粹。教堂大门内的日晷是1786年建造的。主教堂前的大广场是举行政治、宗教等大型活动的地方,是真正的市中心。广场正中是同意意大利的国王埃玛努埃尔二世骑马铜像,描绘他在圣马尔蒂诺战役中骑马激励士兵冲锋的场景。由埃尔科莱·罗萨于1896年雕成。广场两侧为带柱廊的建筑,十分雄伟。

布雷拉画廊 是米兰市的一座著名画廊。原为基督教会学校, 1870年曾为米兰国家图书馆,后成为美术馆、天文馆,现为画廊。整个大厦共分40室,收有许多著名画家的作品。

斯卡拉歌剧院 欧洲首屈一指的歌剧院,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西方人把这里视为歌剧圣地。尽管剧院外观不起眼,甚至过分朴实,但里面十分豪华,不但音响效果世界一流,而且观众席特别宽敞,其所排定的节目和演出,往往受到全世界和关注和肯定。剧院上演季节的开幕式是每年12月7日米兰守护神节举行,能在这一天担任主唱歌手最高的荣誉。

那不勒斯
又名拿坡里,是南意大利最大的城市,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意大利最美丽的港口,意大利人曾说:“朝至那不勒斯,夕死可矣。”但也因此遭致许多外国势力的侵扰,最早是希腊人,公元前七世纪时,希腊人命此地为Neapolis,三百年后,换成罗马人主宰此地,奥古斯都大帝最爱到此避寒,后来伦巴底人及拜占庭帝国分别统治过这里。
成为那不勒斯公国后,那不勒斯得到了自治的地位,但维持不了多久,那不勒斯再度易手于欧洲各皇室间,直到十九世纪意大利统一。各民族为那不勒斯及南意大利带来不同的文化及生活痕迹,希腊、法国、西班牙的风味融和为一,特别是十三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品味,对这里影响深远,现今大多数的重要建筑、观光胜地也多建于此时。
那不勒斯的自然环境反映出原始时代的面貌,几千年来,这一地区的人类活动一直不曾中断。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总能从地中海环境中获得无与伦比的感官享受,从远古以来拉丁语的作家就将那不勒斯称之为“幸运的”坎帕尼亚,在这个古老而独特的地区,那不勒斯及其海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西西里岛
    地中海最大的岛屿,岛上有辉煌的塔奥米的希腊剧院、多里克寺庙和雄伟的诺曼底城堡。当然少不了电影《教父》的记忆。    

冰岛Iceland

冰岛共和国 (Iceland),英文意译为“冰冻的陆地”。
面积:10300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为欧洲第二大岛。海岸线长约4970公里。全境3/4是海拔400-800米的高原,其中1/8被冰川覆盖,约8000平方公里。有1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0多座。华纳达尔斯火山为全国最高峰,海拔2119米。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开垦;是世界温泉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冰火之国。多喷泉、瀑布、湖泊和湍急河流,最大河流锡尤尔骚河长227公里。
气候:南部为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北部为寒带苔原气候。
人口:27.6万人
民族:日耳曼族
语言:官方语言为冰岛语,英语为通用语言。
国庆日:6月17日
国鸟:白隼
宗教:近90%的人信奉基督教路德教派。
首都:雷克雅未克
交通:游离于北欧大陆之外的岛国。因为冰岛与北欧其他国家达成的协议,冰岛航空公司的飞机负责由境外接送旅客入境,也就是说除冰航外,其他国家的飞机不得飞落冰岛本土。所以,游客欲去冰岛旅行,只能在英国、法国以及北欧国家等和冰岛通航的国家转机。
简史:八世纪末,爱尔兰修道士首先移居冰岛。九世纪后半叶,挪威开始向冰岛移民。公元930年建立议会和冰岛联邦。1262年,冰岛臣属于挪威。1380年冰、挪同归丹麦统治。1904年获内部自治。1918,冰丹签订联邦法,规定冰为主权国家,但外交事务仍由丹麦控制。1940年丹麦被德国占领,冰丹关系中断。同年英军进驻,次年美军取代英军驻冰。1944年6月16日冰议会正式宣布解散冰丹联盟,17日成立冰岛共和国。1946年加入联合国,1949年成为北约成员国。现在实行共和制,议会和总统共同执掌立法权,法院执掌司法权,总统和政府共同拥有行政权。总统为国家元首,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议会分为上、下两院,1991年10月合并为一院,任期四年。冰岛不建立军队。
经济:渔业、水利和地热资源丰富,其他自然资源匮乏,石油等产品需要进口。工业基础薄弱,渔业是冰岛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渔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70%多。所处纬度高,日照量少,仅南部几个农场年产400~500吨农作物。可耕地面积100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和公共服务等,其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1980年起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主要旅游点有大冰川、火山地貌、地热喷泉和瀑布等。冰岛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名列世界前茅。
对外关系:1971年12月8日,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6年,两国政府签署了中冰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这是冰岛与欧洲及北美以外的第一个国家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一座遗世独立的岛屿上,拥有冰河、冰帽、终年覆盖白雪的高山、冻原、直达地心的活火山、温泉、间歇泉、熔岩沙漠、瀑布等,极冷的冰与极热的火在这犹如世界尽头的土地上共存共荣,交会出精采的冰火奇景。

雷克雅未克
冰岛首都,冰岛第一大城市,人口11万人,道路发达,环境极为整洁。   雷市的市政厅建在一个方圆2公里的湖面上,当地的中国人称之为“鸭子湖”。在温柔的夏季成千上百的天鹅、鸭子等水禽都聚居于此;而在寒冷的冬季,鸭子湖会排放温度适宜的热水,供水禽们过冬。届时,湖面上的动物摩肩接踵。
该市一年内用五千万多吨热水,相当于每个人每年省下了两吨石油的能源量,而农村的教育中心一般设在地热比较丰富的地方,这样较容易建设温室和游泳池。另外,冰岛游泳池大多数是室外的,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温暖的水里游泳。

兰湖 从雷市向东南方向驱车一小时左右,就到达了冰岛非常著名的地热温泉——兰湖。有些游客慕名而来,更有甚者在冰岛转飞机的几小时间歇中也要乘车到兰湖来泡泡。兰湖之所以著名是因为:1.它是露天的温泉。由于地热发达,即便是在雪花飘飞的冬季,游客仍可以泡在温融融的水中,充分享受大自然的赐予。2.温泉泥。由于冰岛是多火山国家,而兰湖正是建在一座死火山上,地层中有益的矿物质沉积在湖底,水性好或运气好的人,可以挖到白色的温泉泥,这种泥美颜健体,据说功效不错,其衍生出的美容产品在北欧国家销路非常好。

维克 位于冰岛的最南端,从雷市出发,车行4个小时左右可以到达。维克的人口不过 600人,是个安宁和睦的小镇,在小镇后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小镇最著名的是它的黑沙滩——沙滩在这里通通都是黑颜色。由于它黑得天然,黑得通透,海水在丝毫未受影响的情形下依然清澈,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微光。从维克坐海陆两栖船下海,便畅游在大西洋中了。行不远,可见有几个类似中国南方笔架山的小岛,一个多世纪前这里是几座挺拔的高山,因为地球转暖,水位上升,只剩下几个山头,成了海鸟聚居的乐园。

冰岛的羊和马:在冰岛,除了海产与地热外,羊和马一样闻名遐尔。冰岛的羊和马一律在夏季放养,所以驱车在冰岛作环岛游览,往往会险象环生,因为这些动物在公路上大摇大摆的闲逛和调情,只有等待它们扭着肥硕的屁股沿路而下,才能通过。冰岛的马最为世界各地的赛马商们青睐,因为世界上很少有象冰岛马有天然而生的顽强无比的耐力,彪悍的体魄,俊美的外型。当地的冰岛人将冰岛马引以为豪,在冰岛语中用以形容冰岛马的词汇就有一千多个。

冰岛人:有权威杂志评论冰岛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而事实的确如此。冰岛是高福利,高待遇,高税收的国家。冰岛人的贫富差异不大,犯罪率几乎为零。他们的GMP排在全世界第4位,远在美国和英国之前。他们待人相当诚恳,热情大度。冰岛人由于环境的无污染和社会竞争力相对较小,通常都很长寿,冰岛妇女更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妇女,平均年龄80岁。而冰岛人的退休年龄:男70岁,女65岁。

冰岛旅游路线推荐
  第一天:下午抵达冰岛,乘车1小时抵雷市。入住饭店后,稍事休整,步行去鸭子湖以及步行街游览。在步行街的上海餐厅进餐,价格较为昂贵,人均50美元。
  第二天:上午乘车2小时左右,去议会旧址、欧洲及北美大陆板块交界地等“老三点”游览。下午驱车向南,2-3个小时到达兰湖,在湖中可浸泡、游泳3个小时,不过因为是温泉浴,通常很难坚持到最后。
  第三天:驱车4小时,到达维克,每小时有一班水陆两栖船搭载乘客下海。全程2小时,中途停靠一次,约20分钟。中午在当地午餐,下午返回雷市,中途在海港城停一次,可充分享受钓鱼的乐趣。如果赶上退潮,可以大有收获,同时你可以尝试用“可乐瓶”钓鱼的新鲜。晚餐在海港城的“海盗餐厅”,晚上赶回雷市。
  第四天:搭乘当地的10人小飞机,飞行1小时到达冰岛第二大城市阿库雷里。全天参观。
第五天:驱车前往冰岛第一大冰川,因上冰川的道路多石,而且相当险要,建议雇佣当地司机或改乘大巴上山。从阿市到达冰川脚下约6个钟头,但沿途的风景之美丽令人惊叹,一定不能错过。从冰川到山顶40分钟。在冰川上可以乘坐雪地摩托驰骋,其天地合一,人景交融的奇观,只在冰岛才有。当晚住在离此地最近的饭店。 
第六天:返回雷市,中午抵达,午餐后可参观市政厅和博物馆。下午乘飞机离开。
  
冰岛购物:冰岛机场的香水及化妆品种类繁多,价格较国内至少便宜三分之一,而且有些品牌国内没有。冰岛的纪念品通常很贵。冰岛的羊毛在北欧很出名,但织品样式较少。冰岛的主要产业以渔业为准,所以鱼类的深加工产品也可列在购买单上。如果经济条件宽裕,可以购买PUPPIN的标本。

波兰Poland

波兰共和国(Poland),国名意译为“波兰人居住的地方”。
面积:312683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中部,西与德国为邻,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东邻俄罗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北濒波罗的海。是欧州第九大国。边界线全长3582公里,海岸线长528公里。地势北低南高,中部下凹。大部分国土为平原,平均海拔173米,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72%。南部靠近捷克为苏台德山脉和喀尔巴阡山。较大河流有维斯瓦河(长1047公里)和奥得河(波兰境内长742公里)。最大的湖泊是希尼亚尔德维湖,面积109.7平方公里。
气候: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3866.9万
民族:主要民族是波兰人(98%),其余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德意志人和犹太人等。
语言:官方语言为波兰语
国庆日:5月3日
国花:三色堇
宗教:全国约90%以上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
首都:华沙
交通:波兰是东欧国家中发展最快的国家。道路的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很少,而且没有连成网络系统。乘飞机前往华沙可以经莫斯科或德国法兰克福中转。德国柏林有直达车到华沙的火车。
简史: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九、十世纪建立封建王朝,十四、十五世纪进入鼎盛时期,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波兰人民共和国,1952年颁布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制,设立国务委员会。波兰统一工人党(共产党)执政40余年。1980年,反政府组织——团结工会组织全国大罢工,波当局于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实行战时状态,宣布团结工会为非法组织。1989年4月,议会通过了团结工会合法化、实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等决议。团结工会在当年6月提前举行的议会大选中获胜,成立了以其为主体的右派政府。12月29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1989年是波兰政局发生根本性转折的一年。4月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改行总统制,增设参议院,由一院制改为两院制,实行议会民主、政治多元化。议会大选,团结工会获胜。大选后,雅鲁泽尔斯基当选总统,团结工会成员马佐维耶茨基任波兰政府总理。1989年12月“波兰人民共和国”易名“波兰共和国”。1990年9月,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由全民普选产生,任期由6年改为5年,并提前选举总统。12月,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当选总统。1997年5月,全民公决通过新宪法,10月17日,新宪法生效,它取代了1952年的宪法。
经济:工业以采煤、造船、机械、钢铁、炼钢为主;畜牧业较发达,主要饲养牛、猪和羊,农产品有麦类、马铃薯、甜菜等。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同欧洲的一体化,加入欧盟和北约。1949年10月7日,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与旅游景点:

华沙

波兰首都,人口160万。是一座美丽而富有艺术气息的城市。华沙古堡广场两侧是宏伟、华丽的华沙王公城堡,王宫城堡顶上有著名的美人鱼青铜雕像,在波兰遭受瓜分和占领的年代,它是波兰民族复兴的象征。

克拉科夫

波兰著名的旅游城市,位于波兰南部维斯瓦河上游左岸,人口74万。波兰旅游不得不看的中世纪古都,文化名城,波兰历代国王都在这里的的瓦维尔宫加冕。城内名胜古迹众多,有古教堂60余座。瓦维尔宫庄严典雅、掩映在绿树从中,现改为博物馆,陈列着艺术珍品,圣檀木雕等。
克拉科还绝对是个购物的好去处,那里的中央广场号称是全欧洲最大的中世纪广场。广场外部风格不变,内部全改成了小摊位,琥珀、木盘餐具、波兰娃娃等各种中欧民俗手工艺品,都可以在那里淘到。

卢布林
波兰历史名城,卢布林省首府,波兰东部文化中心。16世纪后期是其经济繁荣鼎盛时期。1918年,波兰第一个独立的政府在此宣布成立,同年创建天主教大学,1944年这所大学改以居里夫人的名字命名。

奥斯威辛
西离克拉科夫55公里。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法西斯于1940年5月在此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400万人惨遭杀害。战后的1946年在集中营地建殉难者博物馆。分两个部分。一处据奥斯威辛火车站三公里是原集中营地,就是电影《辛德勒名单》见到的一排排的简易牢房。四面空旷,架有高压电网。另一处是殉难者博物馆。离集中营地两公里。展出图片及实物。游客需注意节假日博物馆关门。  

芬兰Finland

芬 兰 (Finland)
面积:338,145平方公里。以面积计是欧洲第七大国家。
自然地理:位于北纬60度与70度之间,是最东的北欧国家。东面接壤俄罗斯,南面临波罗的海和芬兰湾,西面是波斯尼亚湾及瑞典,西北部与北面与挪威毗邻。整个国家有10%的面积被水覆盖(包括约187,888个湖泊、5,100个急流湍滩及179,584个岛屿)、69%被森林覆盖,而耕地面积只占8%。有「千湖之国」的美誉。芬兰北部地区会持续数星期出现24小时太阳不落山的现象,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自然奇景——“极昼”。在拉普兰的最北部,这种“日不落的夏日”会持续两个多月。即使在较南部的地区,午夜时分天色也不会变黑,夜晚及白天便靠数小时的“曙暮光”来区分。在芬兰北部的拉普兰省,若遇上冬季寒冷晴朗的夜空,就有机会一睹奇幻壮观的北极光。最可能出现北极光的季节是2月至3月,以及9月至10月。
气候:气候十分温和。夏季和暖、阳光普照,令人心旷神怡。由于湿度低,所以即使冬季温度较低,也不会令人有寒冷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芬兰的空气一年四季都鲜爽宜人,充满生气。
人口:5,300,000人。(其中约830,000人居住在首都赫尔辛基及其邻近地区)。
民族:芬兰族占92.5%,瑞典族占5.7%,还有少量萨米人(以前曾称为拉普人)。
语言:92%的芬兰人说芬兰语(Finno-Ugric语系的一种),约6%说瑞典语和萨米语。英语在芬兰亦相当普遍。
国庆日:12月6日
国花:铃兰,绣球菊。
宗教:主要信奉路德派基督教,另有小部分信奉东正教或没有宗教信仰。
首都:赫尔辛基
交通:从赫尔辛基乘飞机到伦敦、巴黎、柏林等欧洲国家首都只需要两三个小时。
简史: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占领。1808年至1809年俄瑞战争后,被并入沙皇俄国。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同意芬兰独立。1939年爆发芬苏战争,1940年两国缔结和约。1941年法西斯德国侵苏战争爆发后,又同苏联作战,1944年退出战争。1947年2月盟国对芬和约正式签订。现在芬兰全国分六个省,包括南芬兰省、西芬兰省、东芬兰省、奥卢省、拉普兰省和奥兰省。
经济:90年代经济出现严重衰退,1993年开始恢复,目前发展平稳,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完成,芬兰的森林、金属、工程产业发达闻名遐迩。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高科技产品如移动电话、电讯设备畅销各国,蜚声世界。

对外关系: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是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欧盟成员国。
1950年10月28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赫尔辛基

位于芬兰湾北部沿海的维隆奈米半岛上,它地处北纬60°,是世界上最北边的首都,但由于受到波罗的海影响,气候温和。赫尔辛基三面环海,一面背山,港湾分外多,岛屿似星罗。从空中俯瞰,城市被森林所包围,森林又被海所拥抱。
赫尔辛基是一座古典美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都市,既体现出欧洲古城的浪漫情调,又充满国际化大城市的韵味。同时,她又是一座都市建筑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花园城。在大海的衬托下,无论夏日海碧天蓝,还是冬季流冰遍浮,这座港湾城市总是显得美丽洁净,因而赢得“波罗的海的女儿”的美称。
这座洁净美丽的海滨城市还有另外一个雅称——“北欧白都”。这不仅是由于她地处高纬度,每年有5个月在白雪覆盖之中,更重要的是市区有着众多的乳白色、淡黄色建筑。早期的古建筑大都取决于浅色的花岗岩,现代建筑的外表也大多是明快淡雅的色彩。人们乘船在波罗的海上航行时,远远就能望见这座洁白的城市。因此,海员们把这座飞雪中银装素裹和阳光下泛着耀眼白色的都市称为“白都”。
赫尔辛基建于1550年、1812年成为芬兰的首都。如今的赫尔辛基不仅是芬兰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同时也是芬兰最大的港口城市,港口的年吞吐量达1000万吨,全国50%的进口货物是通过这里进入芬兰的。这座位于东西方之间的国际化大都市,还建有全国最大的航空港,45条国际航线通往世界各大城市。

图尔库
    是芬兰最古老的都市,也是第二大城市。曾经是芬兰的首都,拥有两座大学,其中一所还是芬兰唯一的一所瑞典语大学,也因此成为学术与科技重镇。图尔库(Turku)这个字的斯拉夫语原意就是市场的意思,如今图尔库的市中心也称为Market Place。
十二世纪时,图尔库就是波罗的海的贸易据点。十三世纪,图尔库最重要地标的“图尔库城堡”及“图尔库大教堂”开始兴建。往后三百年,这座城市与瑞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成为芬兰领土的首善之都。十七世纪,芬兰第一所高等学府"图尔库大学"也在这里设立。
图尔库濒临瑞典,承袭了瑞典风格的建筑,成为芬兰与俄罗斯文化分庭抗礼的城市。除了这项代表性外,图尔库近八百年的悠久历史也成为最受欢迎的观光名胜。芬兰文化包含两个源流:一是瑞典,另一是俄罗斯,而芬兰古都图尔库就是偏向瑞典的一个典型。建国不到一百年的芬兰在历史上一直徘徊瑞典与俄国两强之间,芬兰东部不难嗅出些许的斯拉夫情调;西、南海岸地区至今仍居住几百年前的瑞典裔移民,瑞典语通行于此,就连文字都有芬兰文和瑞典文并陈标示。
图尔库经常被认为是芬兰唯一的西欧城市,因为一般中世纪欧洲城市有四个共同点: 有一条运输作用的河, 一个大教堂显示宗教权利, 以及代表世俗力量的城堡和一个交易的市场。图尔库四样都有。
除了体验中古风情之外,收藏芬兰现代美术作品的图尔库美术馆、记载芬兰海洋历史的帆船博物馆、西贝流士博物馆以及民俗手工艺博物馆,都值得一游。

坦佩雷市
是拥有20多万人口的北欧最大的内陆城市,位于芬兰西南部,距首都赫尔辛基180公里,也是芬兰第三大城市。坦佩雷位于两大湖泊之间的狭长地带,风景优美,贯穿市中心的坦梅尔河是坦佩雷工业的发源地。1779年建立在坦佩雷急流之畔,在十九世纪发展成芬兰最工业化的城市,由于新的城市计划,以前的工业区又再次恢复活力,餐馆,商店,运动减肥中心以及博物馆都在这里建立起来。坦佩雷也是一个国际度量教育和研究中心,这里有两所大学和很多研究机构,是芬兰南部的中心城市。
坦佩雷城区及周围的自然风景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市中心附近的游乐区里耸立着芬兰最高的了望塔,塔高168米,塔顶有旋转餐厅,可俯瞰市区全景。塔的底层设有天文馆和水族馆。附近有一儿童动物园。皮斯帕拉是城区最美丽的风景区之一,这里陡峭的蛇形山坡上,各种造型的楼房鳞次栉比。登上山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湖光山色。1959年建筑的露天夏季剧院,带有旋转的观众台。坦佩雷有包括列宁博物馆在内的许多博物馆,其中娃娃博物馆展出世界各地的布娃娃竟达1200多种。

罗瓦涅米市的圣诞老人村
每年来自30多个国家超过40万游客如要跟圣诞老人见面,便要去到芬兰北部罗瓦涅米市以北圣诞村里的圣诞老人办公室。来访者可向圣诞老人问任何有关他的问题,更可跟圣诞老人合影留念。还有圣诞老人邮局里各种充满童话色彩的邮票,贺卡和礼品等。寻访圣诞传奇的人当然乐意搜购作为礼物带回家。所有人从此处寄出的信件,也会特别盖上北极圣诞老人邮局的邮戳。

凯米的观光破冰船和冰雪城堡

凯米的破冰船桑普号是全球唯一的观光破冰船,至今载客游览已有四十多年历史。桑普号乘客量达 150 人。主要于12月至4月在波的尼亚湾北部海域航行。乘客都有机会穿上特制全身防水保暖橡皮衣,尝试浮沉极冻冰海的滋味,过程绝对保证安全。
  每年1月至4月建造在凯米的冰雪堡垒,是芬兰的极地人工奇观。城堡中有酒店、餐厅、教堂等,所有建筑都是白雪堆砌而成。
  此外,芬兰还有许多国家森林公园可以远足,芬兰堡、劳马古城等世界文化遗产可进行文化之旅。    

卢森堡Luxembourg

卢森堡大公国( Luxembourg )
面积:2586.3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毗法国, 处在从巴黎到德国法兰克福的路上,西部和北部与比利时接壤。是个千堡之国,乡村风光点缀着各色古堡,北部森林密布,南部平原种植葡萄。
气候:北部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南部气候宜人。
人口:42.92万
民族:卢森堡人约占64.4%,外籍人占35.6%(主要为葡、意、法、比、德、英、荷侨民)。
语言: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德语和卢森堡语。法语多用于行政、司法和外交;德语多用于报刊新闻;卢森堡语为民间口语,亦用于地方行政和司法。
国庆日:6月23日
国花:玫瑰。
宗教:居民97%信奉天主教,1.2%信奉基督教新教,0.9%信奉犹太教。卢森堡曾先后被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西班牙、法国和奥地利统治。因此,它在宗教上也是天主教占绝对优势。
首都:卢森堡市
简史:卢森堡国名来源于首都名。公元三世纪,入侵的日尔曼族法兰克人在布克附近修建了一个要塞,被称之为卢泽尔堡,在古德语中意为小城堡。十五至十八世纪,先后受西班牙、法国和奥地利统治。1815年,维也纳会议决定卢森堡为大公国,由荷兰国王兼任大公。1890年,前拿骚公爵阿道夫成为卢森堡大公,彻底摆脱了荷兰人的统治。两次世界大战中,均被德国占领。1945年成为联合国创始国,1948年放弃中立政策。1949年加入北约。1958年与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一起创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98年成为首批欧盟成员国。
经济:经济高度发达,80%的产品供出口。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以钢铁为主,进口商品主要是钢铁生产的原料、机械设备、粮食、饲料和消费品等。中国从卢森堡进口的主要产品是冶金工业设备、钢材和机械;向卢森堡出口的主要产品有轻工产品和工艺品。农业以小农场生产为主。畜牧业发达,主要产牛奶和猪肉。卢森堡市有银行百余家,其中90%以上是外国银行,因而是欧洲金融中心之一。有“钢铁之国”、“欧洲的绿色心脏”、“红士国”、“袖珍国”等美称。
对外关系:1972年11月16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卢森堡有个小镇叫“申根”(Shengen),1985年6月14日,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五国在这里签署了一个关于“逐步取消边界检查”的条约,叫做《申根条约》。条约规定:成员国中的国民可以任意出入成员国的国境而不需要有签证;成员国以外的外籍人士,只要取得了成员国中一国的签证,便可以在签证有效期内自由出入各成员国国境,而不需要再办签证。现在,《申根条约》的成员国已经发展到15个。中国人如果要对欧洲作自助游,办理“申根”签证,是一个十分方便快捷而理想的途径。
 
卢森堡

卢森堡是一个千堡之国,首都卢森堡市就是一个最大的城堡。始建于1644年,因筑在高原峭壁之上,被称为“峡谷上的城堡”。悬于绝壁上的吊桥连接者新旧城区,大峡谷和阿尔梅广场是旅游者参观的焦点。
古堡下面修建有20多公里长的地道、暗堡,是从坚硬的岩中开凿的,工程复杂艰巨,而且地下防御通道是建立在几个不同的地理层面上,并同时向下延伸40米。这些给人深刻印象的防御体系在卢森堡被称为"北部的直布罗陀"。1867年拆除堡垒之后,17公里长的城墙内炮台现保存良好,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古堡在历史上曾数次经历血与火的考验,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公宫殿 位于圣母教堂北方的土姆广场上,为当时卢森堡最高统治者大公所居住。该建筑物的风格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内部装饰十分讲究且精致,特别是主会厅,国王的房间和宴会厅。

阿道夫大桥 位于卢森堡车站西北方,是卢森堡的市标之一,建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桥高46米、长84米,是一座由石头砌成的高架桥。该桥跨越峡谷,连接新、旧两市区,而支撑桥梁的拱门左右对称,非常壮观,是欧洲地区杰出的建筑物之一,从桥上眺望远处的风景十分美丽。

圣母教堂 建于1613-1621年之间,以前这座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并没有当作教堂,而是作为教会学校。1935年扩建工程之后,三个尖顶的帽子被加上去,成为了圣母堂,里面供奉的是圣母玛利亚。教堂北部门的结构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与巴洛克式风格相结合的产物。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内坛饰以名贵的雪花石膏雕像,墙柱上雕刻着阿拉伯式图像。

摩纳哥Monaco

摩纳哥(Monaco)
面积:1.95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摩纳哥位于欧洲西南部,三面环法国本土,一面临地中海,地形狭长,东西约3公里,南北最窄处仅为200米,境内地形均为山区,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之一,有“袖珍王国”之称。
气候: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
人口:3.2万
民族:居民大多是外籍人,50%是法国人。
语言:讲法语
国庆日:11月19日
国花:石竹
宗教:天主教为国教。
首都:摩纳哥
简史:摩纳哥曾先后有利吉利亚人,腓尼基人和伽太基人在此居住,1297年格里马尔迪家族夺取了摩纳哥城堡,从此开始对摩纳哥长达700多年的统治。1861年,拿破仑三世和意大利国王萨尔蒂尼亚提出了要兼并摩纳哥的要求,为了维持独立,摩纳哥被迫将领土的95%割让给了法国。结果,摩纳哥成了一个人口只有1200人的孤村。1911年,摩纳哥成为君主立宪国,法国承认摩纳哥独立,同时摩纳哥放弃对芒通、罗克布伦两市镇的所有权,领土由20平方公里缩小为现今的1.9平方公里。法国保障摩纳哥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摩纳哥公王承诺在完全尊重法国的政治、经济、航海和军事利益的前提下,行使主权。1919年法摩又签订条约,规定:一旦摩纳哥国王逝世而没有男性后裔,摩纳哥将并入法国。现在是一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具有独立和自主权的君主制国家。没有军队,只有350人的安全警察。
文化:从 1911 年开始, 每年的 1 月底都举行蒙特卡洛汽车拉力赛。除此之外, 还有“艺术之春”活动节, 国际网球锦标赛(4月份), 国际花束装饰大赛, 在摩纳哥公国的街道上举行的、蜿蜿蜒蜒的圈道总长为 3145 公里的摩纳哥汽车大奖赛(5 月份), 阿热尔峰山坡上的蒙特卡洛海湾高尔夫公开赛(6月份), 烟花节(7 月到 8 月), 摩纳哥国庆节(11 月 19 日), 国际马戏节(12 月)。1956年兰尼埃王子迎娶好莱坞明星格雷斯·凯利的故事又使这里多了些童话般的色彩。虽然王妃在1982年因车祸香消玉陨,但人们对她的热爱和崇拜却始终未减分毫。
经济:摩纳哥没有农业,也没有制造业,经济是以工商业和旅游业为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8000美元,是欧洲较富足的国家之一。赌博业为其经久不衰的行业,蒙特卡洛区赌场世界闻名,旅游业与工商业是支柱产业,50余家银行遍布其间。摩纳哥还是邮票和藏书小国,发行邮票是其重要经济来源。摩纳哥的邮票图案新颖,形式多样,印制精美,远销世界各地。 与中国关系:1995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002年,摩纳哥在上海开设了名誉领事馆。2004年11月30日,摩纳哥王储阿尔贝来到中国上海主持摩纳哥旅游和经济推广活动。

城市及旅游景点:
从法国东南部城市尼斯国际机场下机后,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片美丽的海岸线。海水的蓝色和陆地的颜色形成了鲜艳的对比,这里就是十九世纪诗人斯蒂芬·利加尔命名的“蔚蓝色的海岸”。摩纳哥便是蔚蓝色的海岸边的一颗明珠。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兰色海湾、白色风帆,从高空俯瞰,红色屋顶的栋栋别墅散落在深浅不一的绿色植物的海洋中;独具地中海风情的各色建筑辉耀闪烁,诱人前往。在这里, 您可以参观著名的建于峭壁之上的王宫并观赏每天11点举行的换岗仪式;参观海洋博物馆;漫游赌场广场和参观欧洲第一大赌场——蒙特卡洛赌场。可以说,摩纳哥是旅游的圣地、运动的圣地、玩乐的圣地。

王宫
该王宫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位置独特,建于1215 年热那亚人修建的防御工事旧址。今天 , 游客可尽情观赏这座王宫的奢华: 十六世纪意大利风格的长廊和壁画;路易十五金光灿灿的客厅、金蓝相间的蓝厅, 彩色细木镶嵌的 Mazarin 客厅, 装有文艺复兴时期大壁炉的王位厅;十七世纪的 Palatine 教堂;白石修建的 Saint Marie 塔;十七世纪的 Carrare 大理石双螺旋楼梯和大殿。王宫前的广场上安放着一排大炮和堆成垛的炮弹,那是路易十四赠给摩纳哥亲王的礼物。
游客可以购票进入摩纳哥王宫参观。如果王宫主塔上升起了军旗,表示这天摩纳哥大公在宫内。
每天中午12时,王宫卫队举行换岗仪式。在欧洲保持王室体制的国度里,换岗仪式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松怠或当儿戏。摩纳哥卫兵站岗的方式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并不是站在王宫大门一侧原地立定,而在大门前面独自操步,从这头走到那头,立正向后转,再走到另一端,又是立正向后转继续走,这样进行20分钟,始终一丝不苟。午时将临,等候在那儿的游客越来越多。只听鼓声骤起,换岗仪式开始,20余名英俊高挑、身穿白色警服的卫兵列队而出,和着击鼓的节奏作一套队列行进与交接仪式。游客颇受神圣庄严的感染。如果是冬季,卫兵们便身着黑色警服。
王宫广场前是一片老街区,条条小巷都挤满大小餐馆、各式食肆或纪念品商铺,不过门面的粉刷装修给人一种太过娇艳的感觉,而且消费价格不菲。

海洋博物馆
闻名世界的海洋博物馆就坐落在王宫外围的海边。全馆连同地下室只有三层,站在拐角的海岸边看过来,博物馆大楼一面朝街,一面直笔笔地面对大海,高达100米,与海平面的落差竟达85米,极其雄伟峻美壮观。这座巨大的建筑物,是历史悠久、世界屈指可数的海洋研究所,也是世界上同类型博物馆中最著名最重要的一座。1898年,作为航海家的亚尔培一世亲王(现亲王的祖父)为该馆亲手奠基,历时11年才竣工,现在专用来陈列摩纳哥大公阿尔贝一世的海洋收藏,长期由 Cousteau 船长管理。
该博物馆致力于对海底世界的研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400 立方米水、鲨鱼、大鳐鱼、众多的热带鱼种和活珊瑚。
馆内,可以看到亚尔培使用的鲸艇、鱼枪及海洋实验室;可以看到各种美丽的鱼、奇怪的鱼,以及各大洋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馆内地下室是和地中海相通的,地下层内有90个海水水族池,里面装着成千上万种海洋动、植物的活标本,形状千奇百怪,颜色五花八门,令人赞叹不已。地面层展厅一条20米长的大鲸鱼及它的鲸须令人大开眼界,墙上一只电子钟告诉参观者,小鲸鱼出生后成长速度惊人:每秒钟增重1克。
同时,博物馆还设有气象台、雷达站、海洋科学轮、地震测验所和许多专科实验室。因此,这座以海洋学、生物学研究驰名于世的博物馆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专家学者和游人。

摩纳哥大教堂
摩纳哥大教堂始建于1875 年, 建筑风格为当时风靡一时的罗马 - 拜占庭风格, 它的价值尤其体现在它的引人注目的一整套文艺复兴之前时期的尼斯艺术家作品。吸引人注意的还有位于教堂祭坛间周围的回廊中的三个尼斯学派的护墙板:圣 - 罗什、 圣 - 安东尼和勒 - 罗塞尔。在教堂右侧的十字耳堂, 在圣器室门的上方, 有一个非常漂亮的被称为 Pieta du cure Teste 的路易 - 布雷阿的装饰屏, 其背景为摩纳哥风景。

赌城
    蒙特卡罗赌场,是摩纳哥的标志。富丽堂皇的蒙特卡罗赌场,建于1863年,是一幢古色古香以及巍峨的宫殿式建筑物。按照摩纳哥法律,本国人不准入内赌博,观光客自然欢迎。
1863年,当地从德国汉堡招聘了擅长赌场经营的弗朗索瓦·布朗,布朗在一些不毛之地建起了一条新街道,专营赌博。随后又建起了咖啡店等配套设施,使赌城初具规模。这条街被命名为“沙鲁尔的山”,现在仍在蒙特卡罗。到了1878年,巴黎歌剧院设计者沙鲁尔·加尔尼埃建设了现在的赌城。
赌城的配套建筑水疗中心于1860年在摩纳哥港口边建成,和赌场刚建成时无人问津不同的是,水疗中心刚开业即大受欢迎。1908年,新的水疗中心和赌场在新建筑物开业,这就是现在蒙特卡罗赌城的前身。
1897年有74万人访问这里,“一定要去摩纳哥”,这是各国的王公贵族、大富豪、大艺术家们的一致观点,摩纳哥自此成为一个旅游的高级圣地。   蒙特卡罗赌场以轮盘为主,现在虽增加了其他赌具,但轮盘赌仍最受人欢迎。这里的轮盘赌只有一个零(庄家统吃)而其他地方则有两个零。蒙特卡罗现有轮盘赌十八桌,每个轮盘上有37孔(36个数字加上零),可容纳小象牙球的落入。赌客们可以在任何数字上下注,如果胜了,庄家付出35倍的钱。也可以赌单数或双数,红格或黑格(每一个孔的颜色是红黑相间的),不过获胜的机会是一比一的。零点的颜色是绿的,要是出了这个数,庄家除了赔系在零字上的赌注外,其他台上各门统吃。

异国情调公园
从市中心或乘2路公共汽车可抵摩纳哥的一大特色公园——异国情调公园。公园一侧是下临深渊般的丰特维耶港。一进公园宛如堕入一个带剌的热带丛林世界,整座公园依傍着陡峭面海的山崖,小径上下穿插,沟涧木桥,穿洞过隙,一路全是热带植物。
公园选址仰受阳光的普照,冬季避过北来的寒风,使那些最脆弱最娇贵的热带植物在此汇聚成独特的生态,长得茁壮骄人、苍翠欲滴。仙人掌科与大戟科的品种最多,路边石坑里的仙人球硕大无比,别处还真未见过这等雍容气度。仙人鞭高的达八、九米,象森林里的大树一样密集。7000余株热带植物在这座公园里营造出浓浓的异国情调。    

葡萄牙Portugal

葡萄牙(Portugal),国名拉丁语意为“温暖的港口”。
面积:92072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葡萄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南部。东、北连西班牙,西、南濒大西洋。海岸线长832公里。地形北高南低,多为山地和丘陵。 气候:北部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人口:10582万
民族:99%以上为葡萄牙人,余为西班牙人等。
语言: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国庆日:6月10日
国花:石竹
宗教:97%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少数居民信奉其他教派。
首都:里斯本(Lisbon)
简史:1143年成为独立王国。十五世纪是葡萄牙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1580年被西班牙侵占,1640年摆脱西班牙统治。1703年沦为英国附属国。1891年成立第一共和国。1910年10月成立第二共和国。1926年5月建立军人政府。1932年萨拉查就任总理,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1974年,一批中下级军官组成的“武装部队运动”推翻统治葡40余年的极右政权,开始民主化进程。1986年,苏亚雷斯当选葡60年来第一位文人总统。1986年加入欧共体。
经济:现代工、农业国家,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大,谷物种植与果品园艺业为支柱产业。
对外关系:1979年2月8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里斯本
里斯本是葡萄牙政治、经济中心和第一大港口,坐落在特如河入海口北岸七个山丘上,故有“七丘之城”称谓,与拉丁美洲、西非和地中海的交通非常频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美丽的海滨城市。人口83万,气候温和,港湾水深宁静,风光秀丽。
400年前的里斯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中心,不过由于政经环境的衰败,近几个世纪已逐渐淡出国际舞台。从西元1255年里斯本成为葡萄牙帝国的首都起,至十五世纪末是葡萄牙与里斯本最繁荣兴盛的时期,葡萄牙航海探险家们的足迹遍及亚洲、非洲及南美洲。西元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发生大地震,使得荣耀瞬间消失,接近1/5的人丧生,2/3的城市被摧毁,在首相彭波候爵领导下展开重建。
城北为辛特拉山,塔古斯河流经城南入海,河口宽阔,远望一片汪洋,夕阳斜照,闪烁万道金光,里斯本人称之为“稻草海”。河上架有萨拉扎尔大桥,长3018米,中心跨距1013米,为欧洲最长的吊桥。主要古迹集中在阿尔法玛区。
漫步在里斯本的街头,处处可见当年的旧景观,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从码头通往市内的街道是以各种行业命名的,像鞋匠、屠夫等等,原来当年各行各业的货物都是沿着自己专用的街道运到城里,不可越界。
港口的杰洛尼莫斯修道院是航海大发现时代的最佳建筑象征。始建于1502年,直到十六世纪末方兴建完成。为曼奴埃尔式建筑,它融合了哥德式及文艺复兴建筑特色并加入所谓的曼纽尔风格的精华。进修道院大门,向右可以看到亨利王子的纪念碑和基督十二门徒的雕塑,当年亨利王子为了推动葡萄牙的航海事业,礼待各式工匠,重新制作航海图,改良航行仪和各种工具,确是功不可没。里斯本的航海博物馆,收藏了各式各样船只的模型,还有船上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仪器,以及各个年代的航海图。1980年,修道院被联合国宣布为重要世界遗产。
圣乔治城,位于阿尔法玛区的最高点。该城由西哥特人建于公元五世纪,九世纪时回教徒加以扩建,十四—十五世纪时为皇家游乐之地。登上城堡,里斯本和海洋美景尽收眼底。
西郊贝连,距离里斯本5公里,聚集了相当多的博物馆及纪念碑,是里斯本之旅必到的景点。其中的贝连塔,矗立于特茹河北岸,是贝连岸边两座名塔之一。此塔不仅是见证葡萄牙曾经辉煌的历史遗迹,也是里斯本最上游客镜头的一个风景点。Vasco de Gama第一次成功从印度归来时,国王Dom Manuel I就是在这里亲自迎接他,感谢他为国家所作出的贡献,後来远航的船队都是由这里出发,又载满东方的香料、瓷器後返回这座小小的白塔。现在,贝连塔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波尔图

波尔图位于杜罗河右岸,距海岸仅6公里,为葡萄牙第二大城市、北部重要的港口。盛产葡萄酒,以酒味甘浓香醇著称于世。城市建筑古色古香,旧城建于缓丘之上,红屋顶,花纹饰品装饰的墙壁极具异国情调,在排排棕榈树的掩映下,一栋栋别墅洋楼整齐的坐落在各色花丛之中。
市内宫殿教堂、博物馆、画馆、纪念碑、雕塑群像比比皆是。城市建筑古色古香,有罗马式建筑波尔图大教堂、僧侣塔,著名的公共建筑水晶宫,有波尔图的象征、高75米的克莱里科钟楼。旧城建于山丘之上,古色古香的红顶建筑点缀在橄榄树林中,曲曲折折的小径相通,十分迷人,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新城与大海相望,大街宽敞明亮。游览以步行为佳。波尔图大学、地区档案馆、市立图书馆等是波尔图文化的重要象征。
Serralves公园拥有一个完全现代的当代艺术博物馆,这个浪漫幽静的公园被繁茂的树丛围绕着。
波尔图的杜罗河口壮观的地理景色以及一个保存完好的建筑遗迹,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波尔图以盛产含酒精的葡萄酒闻名于世,全市有十几家酒厂,酿造的葡萄酒味美醇厚,远销欧洲和世界各地,使波尔图有“酒市”之称。

卡斯卡伊斯

位于里斯本以西30公里处,葡萄牙第三大城市。古代是个渔村,公元十四世纪开始发展,成为一个繁忙的港口城市,又为海滨旅游胜地。起因于国王路易斯一世把王室的避暑山庄搬到了这里,在此修建了官邸、别墅。现在成了一个国际性的、带有贵族气息的城市。1993年,它与中国无锡市接为友好城市。

波特大教堂
  位于Terreiro de Se小山丘上,原建于12世纪,后于17、18 世纪修建正殿及其它部份。教堂为哥德式及巴洛克式的混合建筑,正面的玫瑰窗和祭坛右侧的回廊属于哥德式、大门及祭坛本身则是华丽的巴洛克风格。    

英国England

英国( United Kingdom),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不列颠”,克尔特语为“杂色多彩” 之意。
面积:244100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英国是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许多岛屿组成的岛国。东濒北海,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西邻爱尔兰,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距离法国最近33公里。包括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三者在大不列颠岛上)和北爱尔兰四个部分。东南多为平原丘陵,西北部则分布着山地和高原。最有名的山脉是奔宁山,它纵贯南北200多公里,号称“英国的脊梁”,但最高的山峰是苏格兰的本尼维斯,海拔1344米。
气候: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 5882.3万
民族:英国人口分为4个民族,即英格兰人(占80%)、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小部分欧洲移民。
语言:英语是官方语言,也流行克尔特语。
国庆日:5月24日
国花:玫瑰
宗教:英国居民大多数信基督教。一些人还信奉罗马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锡克族犹太教等。
首都:伦敦
简史:公元7世纪英国开始形成封建制度,十五世纪解体。十七世纪中叶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十八世纪后半期的工业革命,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十九世纪是英国最兴盛的时代,它占领了比本土大150多倍的殖民地, 号称“日不没落”之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走向下坡路,殖民体系迅速瓦解,英国经济逐渐萧条。
经济:英国是一个工业和贸易占主要地位的国家,农业劳动工人只占总劳动力的2%。又是世界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目前航空、电子、电器及华工领域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文化:英国是世界著名的剧作大师、诗人威廉•莎士比亚及发明家瓦特的故乡。
对外关系:1954年6月17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号称“万城之花”的伦敦,“北方雅典”的爱丁堡,大学城牛津、剑桥,古色古香的约克城,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特福,都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旅游名城。目前,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名胜古迹和天然景观有14处,分别是:伦敦塔、威斯敏斯特宫(国会大厦)、布伦海姆宫(牛津附近),坎特伯雷主教堂、巴斯城、索尔兹伯里郊区的巨石阵等遗迹,铁桥峡(伍尔沃汉普顿以西),方廷斯修道院及园林(约克以北)、达勒姆的大教堂和古城堡、哈德良长城(纽卡斯尔一带),圭内斯的城堡群(威尔士卡那封一带),苏格兰的圣基尔达群岛,北爱兰的“巨人之路”和太平洋上的英国属地享德森珊瑚岛。

伦敦

世界著名都市,英国首都,是英国政治、经济、金融、文化、艺术、教育的中心,是近代议会政治及金融体系的发源地。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世界十大都市之一。伦敦市城外的12个市区,称内伦敦,以外的20个市区,称外伦敦。伦敦城加上内外伦敦,合称大伦敦市。伦敦城面积1.6平方公里,大伦敦面积则达1580平方公里。 伦敦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博物馆、美术馆和著名建筑,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到此观光。她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生活,众多的世界著名大学、学院和其它教育机构。伦敦交通发达、地铁、火车、地面公共汽车连接成网,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地处市中心的中国城(唐人街)聚集着众多的中国餐馆和中国商场,它是中国人活动的中心。
白金汉宫,代表着英国皇室的权力,这个由白金汉公爵于1703年始建的建筑物,于一个世纪后成为皇室的居住地,直至现在,每天早上都举行御林军的换岗仪式,还有骑警,值得引人观看。
国会大厦,英国政府的立法机关,游客可以自由进入,旁听英国议员的辩论。
大笨钟,亦称“大笨钟”,坐落于泰晤士河畔议会大厦的北面,耸立着高高的钟楼,镶有大钟,名为“大本”。每隔一小时,大钟根据格林威治时间发出沉重而铿锵的响声,数英里之外都能听到钟声的回荡。大钟由当时的英王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1859年监制,共重21吨,耗资2.7万英镑。“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钟楼周围,站在议会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
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中心闹市区的格雷·拉塞尔大街北侧。它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罗马柱式建立,气魄雄伟、十分壮观。这里珍藏的文物和图书资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所不能比拟的。博物馆始建于1753年,6年后正式开放,原来主要收藏图书,其后兼收历史文物和各国古代艺术品。其中埃及馆是博物馆中最大的陈列室之一,数量达7万多件。最引人注目的是东方艺术馆,这里除中亚、南亚和日本的文物外,大部分是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品,为数达2万多件。
大英博物馆的藏书在世界上也久负盛名。有大量的英国和世界的经典文献、书籍、手稿、档案,不少是仅存的珍本。除英文外,还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许多种文字的书籍。仅中国书刊就有6万多种。
历史上许多学者、名流、政治活动家都曾在大英图书馆博览群书,进行研究和写作。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移居伦敦后,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巨著《资本论》。
帝国战争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的武器,以及参战经过的描述。令人瞩目的是一尊曾安装在英国海军最先进的皇家伊利沙白军舰上的巨型大炮。这尊造于一九一四年的大炮,重达一百吨,射程约为六十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炮。在大炮旁边,还摆放着几枚巨型炮弹。
温莎堡,皇室别墅,位于伦敦西十多公里处,堡前有一大片绿茵草坪,堡内收藏有丰富的古代文物如武士剑、簪矛等。温莎堡平时若无外国元首到访,会开放共游人参观。
伦敦塔,始建于1078年。它在历史上既作过王宫,也作过法院,后来又是一所监狱,堪称伦敦最悠久的古迹。它占地7.2公顷,周围用巨石筑成一道厚实的城墙。城墙上有许多炮台、箭楼,四周是一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1107年诺曼征服伦敦后,伦敦塔成了国王行辕总署和兵营。从1140年到十七世纪,该塔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的主要住处。英国暴君詹姆斯一世在塔内被处死之后,伦敦塔就成了监禁犯人的牢狱和刑场。伦敦塔现在已经成了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塔内有个珍宝馆,观众可以看到英国历代国王的王冠、王室珍藏的金银珠宝。
西敏寺,天主教的权威教堂,又是历代英皇加冕之地。它有色彩艳丽的玻璃窗,窗上的绘画均以《圣经》里的故事为主题,墙上雕着不同形态的圣经人物像,玲珑精致。
威斯敏斯特教堂 是十一世纪号称“笃信者”的英王爱德华所建。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或女王加冕礼典和王室成员结婚的场所。英国历代国王死后,大部分葬在这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许多名人死后也在教堂占有一席之地。英国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现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但是名人的墓地,而且是难得的“历史博物馆”。

剑桥
    剑桥是音译与意译合成的地名。英文发音“坎布里奇”,就是剑河之桥的意思。这里确有一条剑河,在市内兜了一个弧形大圈向东北流去,河上修建了许多桥梁。
早在两千年前,罗马人就曾在这个距伦敦约90公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屯兵驻军。虽然如此,在漫长的岁月里,剑桥只是个乡间集镇而已。直到剑桥大学成立后,这个城镇的名字才渐为人所知,今天它是座9.2万人口的城市。
与牛津一样,剑桥大学是一座令人神往的传统大学城,以其优异的教育质量著称于世。尤其自然科学的成就突出,哺育出牛顿、达尔文这样开创科学新纪元的科学大师。60多位诺贝尔奖金得主曾在剑桥留下了足迹,这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荣光。人们怀着敬佩的心情称剑桥为“自然科学的摇篮”。
在社会科学方面,剑桥大学也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才。哲学家培根(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经济学家凯恩斯、历史学家特里•维廉、文学家萨克雷都曾负笈剑桥,终成泰斗。该校的弥尔顿、拜伦、丁尼生等人更是诗国的桂冠和骄子。剑桥还哺育出七名首相。印度总理尼赫鲁、英国王储查尔斯也曾在这里就读。牛津、剑桥的毕业生遍及政界、商界和学术界。有人说,牛津剑桥统治着英国,看来确有几分道理。
剑桥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完整校园,各学院分散在全城各处。但是又可以说整个剑桥市都是它的校园。因为市中心几乎被学院所包围,好像成了剑桥的生活区。
最使人留连却步的还是那满城的绿色。青葱的草地几乎铺满了这座小城除了街道以外的一切空地。那一栋栋高大的校舍、教堂的尖顶和一所所爬满青藤的红砖住宅就在这一片绿色之中。剑河边上,垂柳成荫,丛林拥翠,衬托着剑河的一泓碧水,整个剑桥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绿意葱茏,令人心醉。
剑桥虽与牛津齐名,但这里的气氛却与牛津不同。牛津被称作“大学中有城市”,剑桥则是“城市中有大学”。尽管这里保存了许多中世纪的建筑,但就整个剑桥的外观而言仍是明快而且现代化的。正如其它英国城市一样,剑桥的商业也很繁荣,但仍不失典型的英格兰的田园风光。似乎与城市规模不相称的众多剧场,美术馆等设施,更使得这座大学城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在剑桥,您可以全面鉴赏这所学校几百年来的传统与历史之美妙,又可以与年轻的学生们交流。

利物浦
英国第二大贸易港,在英格兰的西北部,是默西塞得郡的首府,位于伦敦西北325公里。
利物浦是英国国家旅游局认定的英国最佳旅游城市,每年都吸引数百万观光客来到海滨参观重建的阿尔伯特港。拱顶的牌楼下,鹅卵石的街道两旁布满了购物中心、画廊、博物馆、酒吧和写字楼。同时利物浦是一个富于创新的城市,孕育了许多世界闻名的艺术家、表演者、喜剧演员、发明家和政界要人。利物浦也是体育运动之城,利物浦、埃文敦足球俱乐部享誉世界。利物浦还是最著名的安特里国家大赛赛马运动的发祥地。 
利物浦又是闻名世界、令无数流行乐迷倾倒的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披头士)的故乡。几乎百分之九十的游人往往都是冲着它去的;永恒的《yesterday》,永恒的甲壳虫。
乐队的四人-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林格·斯塔尔、约翰·列侬都出生、成长在这里。1950年队在利物浦开始他们的演艺生涯。而在约翰·列侬被那颗罪恶的子弹射中之后,甲壳虫乐队队的复活也就成为永远的梦。然而,他们的歌迷有增无减,他们的音乐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国境,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弦。

爱丁堡

位于苏格兰东海岸入海口,雄据于延绵的火山灰和岩石峭壁上。十五世纪初成为苏格兰王国的首都,1707年与英格兰合并统一后,为苏格兰的省会,也是苏格兰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苏格兰最大的城市。这里依山傍水,风光绮丽。古代宫殿、教堂和城堡点缀其间,文化遗产丰富,是英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素有“北方雅典”之称。这座城市紧邻英格兰,历史上常与来自英格兰的威胁进行战斗。不少爱国者甚至至今仍不愿苏格全加入联合王国。
此外,爱丁堡不仅是政治中心,而且又是文化中心。著名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常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文艺团体在此举行精彩的演出。
爱丁堡以王子街为界,街北是十八世纪后拔地而起的新城,新城市容匀称多彩,各种现代建筑琳琅满目。新城东西两端的夏绿蒂广场及圣安得鲁广场更为爱丁堡添上一份诗情画意,为市民提供绝佳的休闲去处。
旧城,由世界著名的城堡占据,著名的古城堡位于市中心一带,海拔135米。卡尔顿山上有酷似雅典帕尔特农庙的建筑。爱丁堡市内的古迹包括有建于十二世纪的圣吉尔教堂、建于1583年的爱丁堡大学、还有苏格兰国立美术馆以及古物馆等。另外,皇家苏格兰学院及国家画廊,收藏了英国及欧洲美术大师的作品,其中包括鲁宾斯、伦勃朗、梵高等的作品。
爱丁堡城堡,市内最雄伟的建筑物,苏格兰皇冠宝石之家,是英国最古老的王室建筑标志。她与王子街隔公园相望,建在三面(南、西、北)陡峭的山顶上,地势险峻,气势磅礴。起初,爱丁堡城堡是七世纪由苏格兰国王埃德温为防御敌人建的堡垒,十一世纪时马尔科姆三世又在里面建了居住的宫殿,后来统治者又在城堡内建了玛格莉特小教堂。城堡里陈列着古炮,兵器,军服,苏格兰历代王朝的王冠,宝剑等历史文物。登上城堡的城墙上,流经市区的河流,茫茫的北海以及爱丁堡美丽的风光尽收眼底。
  从城堡出来东行,就是古代专为皇室开辟的皇室路,它连接城堡与皇宫,一路上聚集古老的房舍,依地势高低起伏而建,爱丁堡的精华尽在这里。沿着高街往下走,就是古老的圣贾尔斯大教堂,大教堂后面是国会大堂。高街末端有两幢主要建筑物,一为旧圣保罗教堂,另一是约翰诺斯故居。 霍利鲁德豪斯宫,位于爱丁堡市中心区的东部边沿的地方,始建于1128年。过去是一座修道院,十六世纪初期, 苏格兰还是一个独立王国时, 国王詹姆斯四世把它作为王宫。165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使这座王宫遭到严重破坏, 1671年重建。每年夏季,英国女王到苏格兰视察时,就主在这座宫内。平时供游人参观。宫内陈列着苏格兰历代王朝的文物, 国王的大幅画像一百多幅。
皇家植物园,位于爱丁堡市中心区的北部。建于1670年, 是爱丁堡最早的植物王国,占地28公顷, 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景点。其中有石山园林,中国式园林,以及大片的树木和草地。还有巨大的玻璃温室, 温室内有英国最高大的棕榈树,亚洲、非洲和地中海以及南半球的各种植物。
圣贾尔斯大教堂,具有1000年的历史。高耸的钟楼、雄伟的建筑、五颜六色的玻璃,古色古香的装饰,教堂门前自由觅食的鸽子等,无不令人感到神圣。

曼彻斯特
在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内,是英国中部地区工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英国工业革命的故乡。从二十世纪初,曼彻斯特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纺织工业衰退了,机械、电子、化学、炼油、食品加工、玻璃塑料等工业发展起来。曼彻斯特市中心的商业区相当繁华,阿登商业中心是最大商店。从曼彻斯特商业中心往西南步行30多分钟就到了曼彻斯特的贫民区,这里是欧洲最大的贫民窟。
曼彻斯特也是一座文化城市,是英国新闻业的第二中心,英国北部地区的广播和电视总部都设在这里。曼彻斯特是英国工人运动的中心之一。恩格斯曾在此居住多年。

塞浦路斯Cyprus

塞浦路斯(REPUBLIC OF CYPRUS),希腊文意译为“铜”的意思。
国旗:底色为白色,中央绘有黄色的塞浦路斯地图。地图下有两枝交叉的绿色橄榄枝。黄色象征塞浦路斯是铜矿之国,两枝绿色橄榄枝表示这个国家希腊和土耳其民族对和平的向往与协作精神。
国徽:衔着橄榄枝的白鸽象征和平;底部的1960字样象征和平从当年降临。盾徽周围是绿色橄榄枝组成的花环。国徽整体象征希腊族人和土耳其族人希望实现和平共处的共同心愿。
面积:9251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交会处,北距土耳其80公里,东距叙利亚104公里,南距埃及的苏伊士运河439公里,西至希腊克里特岛530公里。海岸线长782公里。是地中海第三大岛。
气候:属地中海气候
人口:约73万
民族:87%为希腊人,10%为土耳其人,另有少数亚美尼亚人、拉丁族人。 语言:官方语言为希腊语和土耳其语。英语被普遍应用。
国庆日:10月1日
首都:尼科西亚
交通:可利用土耳其航空由北部进入塞浦路斯,也有直达塞浦路斯北部港口的轮船。国内没有铁路,岛内交通只有依靠汽车、出租车或租赁汽车。 简史:公元前1500年,希腊人移居塞岛。后曾被埃及、波斯等国征服。公元前58年并入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后归属拜占庭帝国。1571年由奥斯曼帝国统治。1878年割让给英国,1925年成为英“直辖殖民地”。1959年2月19日与英国、希腊、土耳其签订“苏黎世—伦敦协议”。1960年8月16日塞宣布独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1961年加入英联邦。现在是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同时也是欧洲委员会及英联邦成员国,是首批欧盟东扩的三个国家之一。
塞浦路斯虽然于1960年独立,但希腊裔与土裔的冲突却依然存在,自一九六四年以来愈演愈烈,后由联合国派一千名维和部队进驻。一九七四年以来,塞浦路斯更处于正式分治状态。南部是希腊裔控制并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塞浦路斯共和国,北部则为土耳其裔控制、只有土耳其一国承认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现在,在联合国的干预下,塞浦路斯希腊裔和土耳其裔领袖已经达成协议,即将结束四十年的分裂局面,如果实现统一,也将顺利加入欧盟。
政治:多党制共和国。国家元首为共和国总统,议院是立法机关,部长会议是执行机关。
经济:实行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5000美元,在地中海国家属前列。主要工业有食品加工、纺织、炼油、建筑等,加工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采矿业,尤其是采铜业历史悠久。旅游业、进出口贸易、海运业是塞浦路斯的支柱产业。
对外关系:已和12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71年同中国建交。塞总统马卡里奥斯大主教(1974年)、基普里亚努(1984年)、瓦西利乌(1990年)先后访华。前廖汉生副委员长(1988年)、钱其琛副总理(1990年)先后访塞。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主要有尼科西亚、利马索尔、法马古斯塔、拉纳科斯和帕福斯等城市。去塞浦路斯旅游,最好的季节是3~5月。9~10月也很理想。海滨沙滩是天然的游泳和日光浴胜地。较远的卡帕斯半岛,在海滨可观赏到奇异的鱼类。而塞浦路斯山区,风景秀丽。奇花异草遍地。在那里可以参观野羊保留区。
在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中,身材颀长的金发美人冉冉地从大海的泡沫中升起。这位古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神阿芙洛蒂特(维纳斯是她在古罗马神话中的名称,又被称为“断臂美人”)的诞生圣地,就是塞浦路斯,因此,塞浦路斯被誉为“爱与美神的圣岛”。
在塞浦路斯阿亚纳巴东部,有一处被海水冲蚀切割成各种形状的岩石海滩,有的像拱门,有的像山洞,背影映照在深蓝色的海水中,造型很美,在这里可以游泳,潜水,垂钓,划船,骑脚踏车等等。阿亚纳巴修道院曾被描绘为“森林贵妇”,这座迷人的中世纪修道院周围高墙环抱,修道院南门前的无花果树,据说有600年的历史。

尼科西亚
塞浦路斯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中北部,派迪亚斯河沿岸,是唯一的内陆城市。全国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交通方便,与沿岸各主要城市有公路相连,设有国际机场。
尼科西亚有许多威尼斯时代的古迹,当时威尼斯的军事工程,法马古斯特门、多米尼各门、基里亚那门、总督门等依然存在。过去的圣·索菲亚拉丁大教堂,现在是岛上穆斯林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色勒米耶清真寺,寺顶有一对具有奇特式建筑风格的尖塔。以城南部希腊区为政府机关所在地和商业区。
法马古斯特门被认为是尼科西亚最吸引人的景点之一,是这座古城喧闹的过去遗留给我们的历史遗迹。漫漫历史长河中,法马古斯特门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起落。这座圆形城墙是1489年威尼斯人占据塞浦路斯后修建的。后来,土耳其人重修了这座保护了他们300年的高12米宽5.6米的城墙。城墙周长4.8公里,高12米,城墙上建有11座古式心形碉堡。城墙西、北、东三个方向的三座城门,是当年出入尼科西亚仅有的通道。这座现在仍然保存完好的城墙,是古代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在建筑艺术上的结晶。
考古博物馆内容纳了塞浦路斯从新石器时期至拜占庭早期历史遗存,著名的维纳斯石像亦保存在馆内。

利马索尔
塞浦路斯第二大城。位于塞浦路斯岛南岸利马索湾的最南部。是农产品、加工产品和矿产品的现代化输出港。船舶、食品、香水等业发达。城中的古代都市阿马尊提的建筑遗迹远近闻名。其中有利马索尔中世纪城堡,建于拜占庭初期。1191年,狮子王理查德(Richard the Lionheart)与纳瓦国王的公主的结婚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的。1570年,此城被土耳其占领,接着又成了英国殖民地。各个时代都对古城进行了改造,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样式。现在作为中世纪博物馆使用,展出的内容主要是中世纪文物。

拉纳卡市
    拉纳卡位于塞岛偏东南部海滨,距首都尼科西亚近40公里,人口约11万人,是塞岛第三大城市,岛上的第二大港口,塞重要的国际航空港和游轮码头。海港旁边是棕榈树环绕的海滨大道和游泳区,大道靠城市一侧,聚集着各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工艺品店、服装店和餐馆、咖啡馆,在这里你可以购物、散步、欣赏海边风景、游泳和休息。在海滨大道一端有中世纪博物馆,它坐落在一座第17 世纪的堡垒中。从堡垒向北走就是城市的中心圣拉撒路教堂。这个教堂被视为拉纳卡及塞浦路斯最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拉纳卡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景观和诸多名胜古迹,附近是一条18 世纪的高架渠和两座令人惊叹的博物馆--拉纳卡地区考古博物馆和皮埃里德斯基金博物馆。两个博物馆中都收有地中海地区艺术珍品。离国际机场不远是塞有名的盐湖,每年冬、春季有成群的火烈鸟来此栖息,甚为状观,拉纳卡是塞有名的游览胜地。

法马古斯塔

历史古城法马古斯塔位于塞岛东海岸,1974年8月15日被土耳其军队占领后,约4万名希族人被迫逃往南方(即现在的政府控制区),沦为难民。现在该城居民包括土著土族人、来自南部的土族人及由土耳其迁来的定居者。法马古斯塔在土耳其入侵前是全岛最繁华发达的城市,如今在占领区当局的统治下,经济极度衰退。城中大部分饭店、房屋及其他设施自1974年后一直尘封,空空荡荡,所以法马古斯塔又被称为“鬼城”。
这里有十三世纪建的圣格里马里教堂,十四世纪的圣彼得·保罗教堂和卡尔米勒教会,圣·尼古拉斯丁大教堂和十六世纪改建的清真寺。

帕福斯(Pafos)
在岛国的西南部,这里有著名的“狄奥尼苏斯神殿”、拜占庭时代的陵墓、奥斯曼时代的要塞,基里尼亚山区城堡、墓克科修道院、阿西诺教堂、安梯弗尼蒂斯修道院壁画、基提的美丽教堂中的镶嵌艺术、科洛西城堡、贝拉佩斯修道院、哈拉素丹修道庵等。在沙滩、荒地还可以挖到古代的钱币或古代的陶器。
会令游客印象深刻的是参观酒神的屋子。这其实是公元2-4世纪古罗马时期一位葡萄园主的别墅,以从客厅到居室到厨房的四十多间屋子的地面遍贴古希腊神话故事的马赛克图像而得名。进门第一个屋子就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图像。据说这些马赛克都是当时的工匠采撷山上的天然彩色的小石块,一颗一颗地精心铺设而成的。酒神的屋子被公认是地中海东部最漂亮的艺术品,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距离科洛西城堡5公里的库里翁考古遗址,是塞岛最著名,最有特色的考古遗址之一。公元前14-13世纪,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亚该亚人来到这里,这里才作为殖民地发展起来。主要景点是能够容纳2000人的古罗马露天剧场(Roman Theater)。剧场建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1世纪时被地震破坏,2世纪时又重新修建。当初,可容纳3500多人。三世纪时盛行动物格斗比赛,看台下面至今还有关动物的小屋。现在,夏天还可以利用剧场演出。相邻的还有五世纪大地震后修建的公众浴池遗址,七世纪遭到破坏,桑拿和休息的房间,都铺有漂亮的马赛克,现在依稀可辨。
距离帕福斯市区不过几分钟车程的临海的王冢 (Tombs of Kings),是一个古希腊历史遗迹,那里不是君王而是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帕福斯富人的长眠之地。王冢都建在地底,有阶梯相通,,俨然一座地下宫殿,当中是采光的庭院,四周是古希腊陶立克式柱支撑的廊道。据说,一些墓穴墙上留有十字型记号和壁画,证明基督教徒曾到王冢逃避回教军的攻击。王冢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可见其历史分量。    

匈牙利Hungary

匈牙利(Hungary),国名意译为“匈奴人”。
面积: 93031 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中欧的内陆国。东邻罗马尼亚,南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南斯拉夫联盟,西与奥地利为邻,北同斯洛伐克、乌克兰接壤。南北长268公里,东西长528公里。平原为主(约占的2/3)。海拔1015米的克凯什峰为全国最高峰。
气候:属大陆性温带阔叶林气候
人口: 10331万
民族:主要民族为马扎尔族(即匈牙利族),约占98%。少数民族有德意志族、斯洛伐克族、罗马尼亚族、塞尔维亚族、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斯洛文尼亚族。
语言:官方语言为匈牙利语
国庆日:8月20日
国花:郁金香
宗教: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66.2%)和基督教(17.9%)。
首都:布达佩斯
简史:公元896年马扎尔游牧民族在多瑙河流域盆地定居。公元1000年,圣·伊斯特万国王建立封建国家。十六世纪为土耳其奥斯曼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十七世纪奥匈帝国击败奥斯曼帝国,1848年在科苏特·拉约什领导下,匈牙利爆发要求独立的革命战争,1849年4月14日,科苏特·拉约什宣布匈牙利独立。1850年沙俄和奥地利军队扼杀了要求独立的革命战争。1918年11月11日,在卡罗伊·米哈伊领导下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立了匈牙利共和国。1919年3月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推翻了卡罗伊政府,成立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5个月后,匈牙利以霍尔蒂为首的军事头目扼杀了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恢复了君主立宪政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匈牙利加入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成为希特勒德国的仆从国,1944年德国法西斯军队占领了匈牙利。1945年1月,苏联红军帮助下匈牙利全境解放。1946年2月1日宣布成立匈牙利共和国。1949年通过宪法,改称为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89年10月18日,匈牙利国民议会通过宪法修改草案,将国名改为“匈牙利共和国”。10月23日,匈牙利正式改用新国名。
经济:是中等发展水平的工业和农业国家。其经济目标是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福利市场经济。目前,匈牙利国内生产总值3/4来自私营经济企业的收入。
对外关系:1949年10月6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及旅游景点

布达佩斯
匈牙利首都,欧洲著名古城。位于匈牙利中北部。多瑙河缓缓流过,把市区分为东、西两部。河西岸称“布达”;东岸称“佩斯”。横跨河上的8座大桥和穿越多瑙河河底的一条现代化铁道,把它们紧紧联接。有“多瑙河的明珠”之称。
布达依山建城,盖莱特山在布达城中心,登高可俯瞰全城。山顶的一座昂首望青天、双手高举橄榄枝的自由女神塑像,已成为布达佩斯的标志和匈牙利民族的象征。巴罗克式巍峨的圣伊斯特万王宫是内城最高、最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热闹繁华的佩斯是行政商业和文化中心,国会大厦及政府机构大都集中在这里。布达的皇宫,渔人堡,与对面佩斯的议会大厦遥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布达与佩斯最美丽的画面,酷似一首凝固的史诗,一件精琢的工艺品,布达佩斯人称东欧的巴黎和多瑙河上的明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珍贵的世界遗产之一,曾于1984年被法国人评为世界上最安静的首都。
布达佩斯景点:布达:皇宫、渔人堡、链子桥、马加什教堂、自由女神像、希尔顿饭店、多瑙河、玛格丽岛;
佩斯:国会大厦、英雄广场、城市公园、共和国大道、圣·伊斯特凡大教堂。
渔人堡 姿态奇特、看起来似乎很古旧的渔人堡,是近代设计家福里杰斯的杰作,于二十世纪初完成。之所以起名为渔人堡,是因为这里曾经是中世纪城堡的一段围墙,这面墙是七个部落的渔民协会用来防卫用的。从这里可以纵览多瑙河及佩斯全城。
盖丽尔特山 1851年,奥地利人在镇压了匈牙利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之后,在盖丽尔特山顶修建了一个军事大本营,以象征他们的威慑力。今天,兵营摇身成了旅游宾馆,在“大本营”中随处可见的饭店、咖啡屋,使这里看起来像布达佩斯的大阳台。盖丽尔特像座落在此山东面的斜坡上,比邻伊丽莎白桥(Elizabeth Bridge)。盖丽尔特作为本笃派传教士,曾被匈牙利第一位国王圣·史迪芬聘为其子伊姆莱(Imre)的家庭教师。据说,他在1046年的异教反叛中,被装入钉桶从此山上扔了下去
链子桥 链子桥于1839年兴建,1849年完成,二次大战期间德军为了巩固他们在城堡山上的堡垒,将桥梁炸毁,战后重建,1949年重新通行。链子桥是第一座真正连接佩斯与布达两城的永久性建筑,多少年来也一直是布达佩斯的象征:在桥头两端各有一对狮子雕塑,四只狮子的爪子紧紧抓牢两岸,象征布达和佩斯紧紧相连。该桥由匈牙利设计家亚诺士1850年设计。关于亚诺士设计石狮,还有一个悲剧性的传说:在造完石狮后,他认为他的作品已经是完美无瑕了,但有一天,一个小男孩发现狮子们都没有舌头,他奇怪地问亚诺士为什么。不久,亚诺士伤心欲绝,最终跳入多瑙河自杀了。
英雄广场 位于佩斯,广场中央是一尊高达36米的巨型纪念碑,名曰:千年纪念碑。是1896年为了纪念阿尔帕德率领凯旋的匈牙利民族进驻喀尔巴阡盆地1000年而建。在纪念碑的顶端,加百利(七大天使之一,上帝传送好消息给人类的使者)一手高举罗马教皇的十字架,一手持匈牙利的王冠展翅赐福匈牙利。碑座平台上是阿尔帕德及他率领的6个主要部落的首领。碑后方,是两个半圆形廊柱,陈列着历代的明君圣主,或战功显赫的将军们。英雄广场的两侧精美建筑分别是布达佩斯的两大博物馆。
匈牙利议会大楼 1884年设计家伊姆莱在公开竞争中脱颖而出,被委派为议会修建一座新的大楼。工程奠基于1884年,峻工于1902年。而今,这里只被用于对外参观,并且限制每小时只能允许50人进入。

圣安德烈市
圣安德烈市(Szentendre,中国人称山丹丹),距首都二十几公里,座落在多瑙河畔,位于布达佩斯和维榭格拉德中间。是匈牙利最重要的旅游城,也是该国现代艺术流派的“博览馆”。
古罗马人的棺柩和教堂圣坛的石头证明这里古代时就有人居住。1690年秋,查诺耶维奇·阿塞大主教带领塞尔维亚族难民来到这里,重建了这座城市,兴建了东正教堂。城市中心广场上有一个商人们募捐的东正教双十字架,建于一七六三年,上面的 “4”字表示以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财富,铁锚则是运气的象征。
山丹丹城市发展很快,这要归功于商人以及聚集在行会中的各类工匠和种植葡萄的人。
城内有七个尖塔教堂,构成城市的主要画面。
十九世纪末,众多的匈牙利画家涌向这座风味十足的小城市。二十世纪初期的绘画作品是后期印象派,后来则是流行的构成派和象征派。日益增多的博物馆为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容。另外,山丹丹造就的作家和戏剧艺术家在匈牙利也是有名的。一年到头在那里举办的展览、艺术节和各种演出接连不断。如果讲艺术氛围,山丹丹是匈牙利独一无二的。
 
埃格尔(Eger) 匈牙利北部的英雄古城,位于布达佩斯东北130公里,临埃格尔河。十一世纪时匈牙利第一个国王伊斯特万一世在此建立主教管区。1241年蒙古兵西侵,全城被毀后又重建,十五世纪时成为匈牙利文艺复兴时期重要文化中心。土耳其占领时又再度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十八世纪得到全面修复。 前巴洛克式的建筑赋予这个城市一种悠闲的地中海风格。城內古迹虽然仅次于布达佩斯和肖普朗,但却有“匈牙利艺术珍宝”及“匈牙利雅典”之称。著名的建筑是埃格尔大教堂。
这里是著名的“公牛血”葡萄酒的故乡。匈牙利人爱喝埃格尔出产的牛血酒。埃格尔的牛血酒,是用优质葡萄酿制而成的,经过长时间的密封保存,其香味浓郁芬芳,色泽犹如鲜牛血。关于牛血酒的来历有一段传奇故事:1552年9月,奥斯曼帝国的侵略者占领了匈牙利大部分领土后,以重兵把北部重镇埃格尔城团团围住,企图一举强占这个战略要塞,从而吞并整个匈牙利。当时,在城堡内的匈牙利军民不畏强暴,毅然同侵略者浴血奋战。在激烈的战斗中,勇土们为了增添杀敌的勇气和力量,猛饮红葡萄酒,以致染红了他们的胡须和盔甲。当侵略者看到这些胡须和盔甲皆红的勇土时,大吃—惊,连声说道:“这些匈牙利人喝了牛血要拼命了,快跑呀!不然,他们就会象牛一样地把我们踩死!”侵略者就这样被所谓红色“牛血酒”吓得魂飞魄散。

埃斯泰尔戈姆
多瑙河在埃斯泰尔戈姆(Esztergom)来了一个大转弯,是在匈牙利境内的最美丽多姿的一段,称多瑙河湾(Duna kanyar),这里动植物丰富,自然景色优美,文物众多,因而被列入多瑙-伊博伊国家公园的一部分。 沿河的埃斯泰尔戈姆市一直是匈牙利教会的中心;维榭格拉德从十三世纪下半叶开始兴建上城堡和下城堡,是历代国王重要的驻地。同时,全国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教堂“埃斯泰尔戈姆大教堂”也在该市。中世纪时,这里曾为圣·奥道拜特建过一座大教堂,但可惜在抗击土耳其人的战斗中成为一片废墟,1802年,匈牙利主教团迁到埃斯泰尔戈姆市,由大主教发起兴建大教堂、牧师厅、主教宫和神学院。1856年8月,埃斯泰尔戈姆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奥地利皇帝费伦茨·约瑟夫及全国达官贵人都参加了这一盛典,大音乐家李斯特还指挥了他专门为大教堂谱写的弥撒曲。

位于多瑙河和德拉瓦河之间的佩奇(Pécs)是匈牙利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欧洲最大的湖泊巴拉顿湖;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的匈牙利大平原;匈牙利夏季旅游胜地瓦茨等等,都是匈牙利的著名旅游景点。
 

证件安全注意事项

护照、签证、身份证、信用卡、机船车票及文件等是出国(境)旅游的身份证明和凭据,必须随身携带,妥善保管。

1. 要把原件放在贴身的内衣口袋中; 

2. 要在出发前,各复印一份放在手提包中;

3. 除出入境接受检查时使用外,最好交给领队统一保管; 

4. 遇到有人检查证件时,不要轻易应允,而应报告领队处理。如领队不在现场,要有礼貌地请对方出示其身份或工作证 件,否则应予拒绝。如对方是警察,可在检查中记下其证件号、胸牌号和车号,以防万一;

5. 证件一旦遗失或被偷被抢,要立即报告领队并向警方报案,同时请警方出具书面遗失证明,必要时向所在国申请出境签证并向我国驻所在国使领馆提出补办申请; 

6. 要严格遵守有关国际公约和出境游目的地国家(地区)的入境法规,不得携带违禁药品,不得参与目的地国家(地区)禁止从事的活动,携有大量现金或特殊药品出入境时,要按规定如实申报。

7. 欧洲海关核实客人是否真实去欧洲旅游,会抽查客人是否携带足够的欧元去欧洲消费,建议每位客人带上1000欧元现金(按有关规定,每人允许携带外币最多不超过5000美金),长焦距照相机和摄影机过海关时须申报,避免返回时重复缴税。


钱物安全注意事项

1. 出境期间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

2. 不要把现金和贵重物品放在托运行李、外衣口袋或易被割破的手提包中;

3. 不要把现金和贵重物品放在宾馆房间或旅游车中;

4. 不要让也不要帮不相识的人看管或托运行李。

比较安全的做法: 

1. 欧元是欧洲最好的流通货币,人民币及港币在欧洲均不能通用及兑换;为方便使用,请多准备一些小额欧元(20元以下);为确保您的财务安全,可带外汇信用卡出行,中国银联已开通境外刷卡业务,在欧洲很多地方都可以使用带有“银联”标志的各类银行卡消费。国际信用卡(VISA/MASTER)是您在国外紧急救助及退税优惠的最佳工具,建议申请并激活。有需要购买较昂贵物品的,建议携带一定数量的欧元现金或者使用银联卡进行消费。详情可咨询中国银联24小时服务热线95516。

2. 尽可能少携带现金,代之以信用卡或旅行支票,出游前可在国内兑换一些小额货币,用于在目的地小额消费,如打电 话、上厕所和支付小费;

3. 贵重物品可存放在宾馆总台和房间的保险箱中(须保管好凭据、钥匙并记住保险箱密码);

如发现钱物丢失或被偷盗,要立即报告领队。如在机场丢失,要速到航空公司机场失物招领部门签记或索取丢失证明以备索赔。如在宾馆或旅游车上丢失,要和领队一起与相关方面交涉,并可酌情报警方处理。


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1. 要熟悉所在国的交通信号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强行抢道,也不要随意横穿马路

2. 在国外乘坐旅游车时,不要乘坐第一排的工作人员专座,此专座设有工作人员保险,但游客乘坐一旦发生意外是得不 到赔付的;

3. 在乘坐飞机或乘车时要系好安全带;

4. 不要在飞机起飞后和降落前使用手机和相关电子用品;不要把头和手伸出旅游车外;

5. 在乘坐船、快艇等水上交通工具时,要穿救生衣(圈);

6. 万一发生交通事故,不要惊慌,要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速报告领队和警方。


饮食安全注意事项

1. 要在指定或下榻的宾馆餐厅用餐,不购买和饮用地摊或小商贩提供的饮料食品;

2. 要坚持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吃过期或不洁净的饭菜瓜果,也不要自带食品(往往不能通过海关检疫);

3. 要牢记自己的饮食禁忌,不盲目尝鲜、贪吃、乱吃;

4. 要避免在流行病传播季节到流行病传播地区停留;

5. 要做好预防措施,携带一些常用必备药品;

6. 万一患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强忍硬扛。


住宿安全注意事项

1. 进出宾馆房间随时关门锁门,离开宾馆时把钥匙交回总台,不要让陌生人进入房间;

2. 正确使用房间电器等设施,不要在床上吸烟,不要把衣物放在电灯台架上;

3. 要熟悉宾馆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等疏散标志,遇到火灾时不要搭乘电梯;

4. 离开宾馆前要携带一张记有该宾馆地理往置和联系电话的卡片,以保迷路后安全返回;

5. 到健身房和游泳池锻炼时,要注意自我保护。

6. 您在酒店的额外费用,如长途电话、洗理、饮品及行李搬运费均自理,电视上有“PAY”或“P”的标志为付费频道,若您使用此频道,请退房时结清费用。在酒店洗澡时,一定注意不要将水弄湿到浴室外的地板,否则可能要赔偿300-1000欧元。


观光安全注意事项

1. 观光游览时要服从领队和导游的安排,紧跟团队,不要擅自脱队;

2. 记下领队和导游的手机号码,以备万一离队后联系方便;

3. 记住旅游车车牌号和所在停车场位置,以便走失后找回;

4. 万一联系不到或找不到旅游车,可自行乘出租车返回宾馆或请警方协助并设法告诉领队;

5. 在拍照、摄像时注意往来车辆和有否禁柏标志,不要在设有危险警示标志的地方停留;

6. 要慎重参加带有刺激性的活动硕日,量力而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服从安全人员的指挥;不要到赌场和**场所消费 。

7. 夜间自由活动要结伴而行,并告知领队大致的活动范固,不要乘坐无标志的车辆,不要围观交通事故、街头纠纷,不 要太晚返回。

8. 欧洲法律规定,旅游车行车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司机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1小时,敬请团员配合导游安排,按指定的时间集合。旅行车如果超时服务,费用由客人支付。要求司机加班有可能遭到拒绝;如司机同意加班,必须付给其加班费


购物安全注意事项

1. 购物时要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不到人多、拥挤的地方购物;

2. 一定要到正规的商店购买,并且要有相关的发票证明,在数量上要适当,不要超出标准;

3. 在试衣试鞋时,最好请同团好友陪同和看管物品;

4. 不要当众数钱。


人身安全注意事项

1. 要远离毒品,不接受陌生人搭讪,防止人身侵害;

2. 要尊重所在国,特别是有特殊宗教习俗国家的风俗习惯,避免因言行举止不当引发纠纷。

3. 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政治动乱、战乱、突发恐怖事件或意外伤害时,要冷静处理并尽快撤离危险地区,并及时报告我国驻所在国使领馆或与国内有关部门联系寻求营救保护。


其他注意事项

1. 欧洲4-9月为夏时制,中欧西欧西南欧及东欧比中国晚6小时,北欧及英国比中国晚7小时;10-3月为冬时制,中欧西欧西南欧及东欧比中国晚7小时,北欧及英国比中国晚8小时;天气一般多变干燥,因此建议随身携带雨具和润肤液。冬季平均0-5℃,夏季平均20-26℃;早晚温度相差约10-15℃。衣着以保暖、舒适、轻便为原则,除歌剧院、赌场要求着正式服装外,其它场合无特殊要求。夏季:浏览车、餐厅、饭店均有冷气,请随身携带一件薄外套以防突来的冷气。冬季:请携带能挡风及保暖之外套,不要穿太多层衣物,以便上下车及进出设有暖气设备的场所时穿脱。

2. 建议在出团前开通国际漫游,以便与家里,导游及时联系。在国外打国内电话,请按如下方法:座机:0086+区号+电话号码,例:打028-85599862 拨:00862885599862;  手机:0086+手机号,例:打13518107728  拨:008613518107728。

3. 欧洲地区电压为220V,电源插座与国内不一样,为双圆孔插头,且酒店无备用的转换插头,请带全欧洲通用的转换插头。

4. 欧洲自来水达到饮用标准,可以生饮,因此酒店内不提供开水,也不提供煮开水的用具,如习惯饮用热水,请自备烧水壶。此外,如需使用电风筒,或其他电器用品,亦需自行携带;

5. 游览时请注意车辆,过马路请走人行横道并注意红绿灯。自由活动时请仔细听清集合地点及时间,按时归队。尽量避免单独行动,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地址: Willem Lodewijklaan 10 2517 JT , the Hague

国家地区号:0031

电 话:70-3065099(值班),651335779(值班),613664691 (领保)

传 真:70-3551651

领 事 部:70-3065090(录音)

70-3065091(对外)

70-3065085(传真)

网址:http://www.chinaembassy.nl 
http://nl.chineseembassy.org 
http://nl.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aemb_nl@mfa.gov.cn

 

中国驻比利时王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Kingdom of Belgium
地??址:443-445 Ave. de Tervuren, 1150 Woluwe Saint-Pierre
值??班:0032-478982562
传??真:0032-27792895

网??址:http://www.chinaembassy-org.be
http://be.china-embassy.org

 

中国驻卢森堡大公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Grand-Duthy of Luxembourg 
地??址:2, RUE VAN DER MEULEN,DOMMELDANGE, L-2152 LUXEMBOURG 
电??话:00352-436991 
传??真:00352-422423

网??址:http://lu.china-embassy.org
http://lu.chineseembassy.org 
电子邮箱:
chinaemb_lu@mfa.gov.cn

 

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France

地??址: 11, av. George V, 75008 Paris, France (法国巴黎乔治五世大街11号) 
国家地区号:0033 
电??话: 149521950
传??真: 147205946
网??址:
http://www.amb-chine.fr
http://fr.chineseembassy.org
http://fr.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aemb_fr@mfa.gov.cn

领 事 部:

地??址:20, Rue WASHINGTON, 75008 PARIS(法国巴黎8区华盛顿街20号)

电??话:153758805、153758808

领保求助电话:615742537、153758840
传??真:153758806

 

中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Fedreal Republic of Germany

地?址:MARKISCHES UFER 54,10179 BERLIN

国家地区号:0049-30

电?话:030-27588-0

传?真:030-27588221

网?址:http://www.china-botschaft.de 
http://de.chineseembassy.org 
http://de.china-embassy.org 

礼 宾 组:(030)27588217

政 治 处:(030)27588203

新 闻 处:(030)27588234

武 官 处:(030)27588245

文 化 处:(030)27588247

科 技 处:(030)27588242

领 事 部:(030)27588525

(030)27588529(领事保护、非法移民)

(030)27588520(传真)

经 济 组:(030)27588238

经 商 处:(030)88668282

地?址:MAJAKOWSKIRING66,13156BERLIN

网?址:http://de.mofcom.gov.cn/ 

电子邮件:de@mofcom.gov.cn 

教育处:

电?话:(030)2462930

地?址:Dresdener Str.44, 10179 Berlin

网?址:http://www.edu-chinaembassy.de/ 

电子邮箱:jyct-dg@yahoo.de 

办公室:(030)27588117

 

中国驻奥地利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Austria

地址:Metternichgasse 4, 1030 Vienna, Austria

电话:(431)7143149

电传:135794CHINBA

 

中国驻丹麦王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Kingdom of Denmark

地址: OEREGARRDS ALLE 25,2900 HELLERUP, COPENHAGEN,DENMARK

国家地区号:0045

电话:

值班室:39460889, 39460890, 39625484(传真)

领事处:39460877,39460878(传真)

办公室:39460875,39625484(传真)

文化处:39460879,39460880(传真)

武官处:39460883,39460884(传真)

经商处:39611013,39612913(传真)

网址: http://www.chinaembassy.dk

http://dk.china-embassy.org

http://dk.chineseembassy.org

电子邮箱:mail@chinaembassy.dk

 

中国驻芬兰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Finland

地 址: VANHA KELKKAMAKI 11, 00570,HELSINKI, FINLAND

国家地区号:00358

电??话:

值 班 室:400618582(手机),922890168(传真)

领 事 处:922890129,922890155(传真)

办 公 处:922890110,922890149(传真)

文 化 处:922890125,922890128(传真)

武 官 处:922890115,922890148(传真)

经 商 处:96848416,96849595(传真)

网??址:http://www.chinaembassy-fi.org
http://fi.chineseembassy.org
http://fi.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press@chinemb.fi

 

中国驻葡萄牙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Portuguese Republic 

地??址: RUAPAU DE BANDEIRA, 11-13(A LAPA),1200-756, LISBOA, PORTUGAL

电??话: 00351-21-3928430,3928436

文 化 处: 00351-21-3928438(文化,科技),3928445(教育)

传??真: 00351-21-3975632

网??站:http://pt.china-embassy.org/chn/
http://pt.chineseembassy.org/chn/ 

电子邮箱:chinaemb_pt@mfa.gov.cn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Spain

地??址:C/Arturo Soria, 113, 28043 Madrid

电??话:0034-91-5194242

传??真:0034-91-5192035

网??址:http://www.embajadachina.es 
http://es.chineseembassy.org
http://es.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aemb_es@mfa.gov.cn

领事部新办公地址:C/Josefa Valcárcel 40, 1a planta 1, 28027 Madrid, Spain.(Sección Consular de la Embajada de China)

电??话:0034-91-7216287

传??真:0034-91-7414793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Sweden

地??址: LIDOVAGEN 8, 115 25 STOCKHOLM,SWEDEN 
国家地区号:0046-8 
电??话: 
礼宾事务:57936404,57936403(传真)

办公室:57936407,57936403(传真)

政治处:57936416,57936427(传真)

领事部:57936429/451,57936452(传真)

经商处:6363305,7318404(传真)

文化处:7652695,7652645(传真)

科技处:7675825,7310740(传真)

教育处:7552318,7531269(传真)

武官处:57936420,57936435(传真)

使馆值班电话:0046-(0)760174441

使馆领保电话:57936428,0046-(0)763383654
网??页:
http://www.chinaembassy.se
http://se.chineseembassy.org
http://se.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aemb_se@mfa.gov.cn

 

中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United Kingdom of the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地址: 49-51 PORTLAND PLACE, LONDON W1B 1JL

电话: 0044-20-72994049, 0797 0292561(24小时)

传真: 0044-20-76362981, 76365578

办 公 室:72994021

政 治 处:72994037

新 闻 处:72994070,72994071

网址:http://www.chinese-embassy.org.uk 
http://uk.chineseembassy.org 
http://uk.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PRESS@CHINESE-EMBASSY.ORG.UK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Hungary

地址:1068 Budapest, Városligeti fasor 20-22

国家地区号:0036-1

总机 / 礼宾:4132401, 4132400 (英语)

政治处:4132405,41324064132404

传真:4132437

办公室:4132419,4132420

传真:4132451

领事部:4132415

传真:4133378

节假日值班:4132425

使馆传真:3229067

网址:http://www.chinaembassy.hu
http://hu.chineseembassy.org
http://hu.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AEMB_HU@MFA.GOV.CN 


中国驻爱尔兰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Ireland

地??址: 40 AILESBURY ROAD, DUBLIN 4, IRELAND 
国家地区号:00353-1 
电??话: 2601119
传??真: 2839938

网??址: http://ie.chineseembassy.org
http://ie.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
chinaemb_ie@mfa.gov.cn

 

中国驻意大利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Italy

地址: NO.56, VIA BRUXELLES, 00198 ROME, ITALY

电话: +39-06-96524200

传真: +39-06-85352891

网址:http://it.chineseembassy.org 

http://it.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aemb_it@mfa.gov.cn 

 

中国驻希腊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Hellenic Republic 

地??址: 2A, Krinon Str.,15452 P. PsychicoAthens, Greece

信??箱: P.O.BOX 65188

电??话: 0030-6973730680,6973430531

传??真: 0030-210-6723819

网??址:http://gr.china-embassy.org
http://gr.chinese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aemb_gr@mfa.gov.cn 

部: 0030-210-6723282(电话)
0030-210-6718839(传真)

商 务 处:

地??址:7 Diadohou Parvlou,P. PsychicoAthens, Greece

电??话:0030-210-6723281,0030-210-6727492

传??真:0030-210-6741575

电子邮箱:CHINAEMB@OTENET.GR
 
gr@moftec.gov.cn 

 

中国驻捷克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Czech Republic 

地??址: PELLEOVA 18, 16000 PRAH A 6 - BUBENEC 
邮??编: 16000

网??址:http://www.chinaembassy.cz
http://cz.chineseembassy.org
http://cz.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
chinaembassy_cz@sina.com
国家地区号:00420
室:224311323?????????传??真:224319888 
处:233028872?????????传??真:233028876 
处:233028870?????????传??真:233028870 
组:233028869?????????传??真:233028868 
处:233028863?????????传??真:233028878 
组:233028898/233028853????传??真:233028845

 

中国驻保加利亚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Bulgaria

地?址:STR. ALEXANDER VON HUMBOLDT 7, SOFIA 1113, REPUBLIC OF BULGARIA

邮?编:1113

国家地区号:00359-2

办公室:9733910

武官处:9733874

文化处:9733894

经商处:9710238

 

中国驻塞浦路斯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Cyprus

地址: No.28, ARCHIMIDONS SOR, ENGOMI NICOSIA, CYPRUS

信箱: P.O.BOX 24531

电话: 00357-2-2352182

传真: 00357-2-2353530

网址:http://cy.china-embassy.org 
http://cy.chinese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AEMB_CY@MFA.GOV.CN 

 

中国驻克罗地亚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Croatia

地??址: MLINOVI 132, 10000 ZAGREB, REPUBLIC OF CROATIA 
国家地区号:003851 
 班 室:4637011 
 公 室:4693014 
 官 处:4693013

 

中国驻爱沙尼亚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Estonia

地址:NARVA MNT.98, 15009 TALLINN, ESTONIA

国家地区号:00372

总 机:6015830、6015831

传 真:6015833

网址:http://www.chinaembassy.ee 
http://ee.chineseembassy.org
http://ee.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 CHINAEMB@ONLINE.EE

经 商 处

 址:JUHKENTALI 21,10144 TALLINNESTONIA

 话:6607867、6607868

传 真:6607818

 

中国驻拉脱维亚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Latvia

地址:5 GANIBU DAMBIS STREET,RIGA,LV 1045,LATVIA

电话:00371-67357023/67357024

传真:00371-67357025

网 址:http://lv.chineseembassy.org
http://lv.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aemb_lv@mfa.gov.cn

 

中国驻立陶宛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址: ALGIRDO G-36,VILNIUS,LITHUANIA ALGIRDO G-36,VILNIUS,LITHUANIA 
 编:03218
国家地区号:00370-5 
 话: 
 书: 2162861,2162862 
政治处:2162659(教育、文化) ?? 
2162863(新闻) ? 
2162972(礼宾、领事) 
武官处:2337432 
 真:2162682 
使馆网址:
http://lt.china-embassy.org
http://lt.chinese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aemb_lt@mfa.gov.cn?
 
址: BLINDZIU G-34, VILNIUS.LITHUANIA

编:08110
话:2722375 
真:2722161 
经商处网址:
http://lt.china-embassy.org
http://lt.chinese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esecomoffice@tdd.lt

 

中国驻马耳他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Malta

地址: KARMNU COURT, LAPSI STREET, ST. JULIANS-STJ 09, MALTA

电话: 00356-21-384889

传真: 00356-21-384889

网址:http://mt.chineseembassy.org 
http://mt.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CEIM@KEYWORLD.NET 

 

中国驻波兰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Poland

地??址:BONIFRATERSKA ST.1,00-203, WARSAW 
国家地区号:0048-22 
电??话:8313836 
传??真: 6354211 
值班手机:0048-602749928、0048-602749925

网??址:http://www.chinaembassy.org.pl
http://pl.chineseembassy.org
http://pl.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
MAILBOX@CHINAEMBASSY.ORG.PL

 

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Romania

地址:Sos. Nordului Nr.2, Sector 1, Bucharest, 014101, Romania

国家地区号:0040

 话:21-2328858(值班),21-2334188(领事部),722455618(领事保护)

传 真:21-2330684

网址:http://ro.chineseembassy.org 

http://ro.china-embassy.org 

电子邮箱:chinaemb_ro@mfa.gov.cn 

 

中国驻斯洛伐克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Slovak Republic 

地??址:Jancová 8, 81102, BRATISLVA

国家地区号:00421-2

办 公 室:62803348

研 究 室:62803352

领事部(领侨、签证):62804283

武 官 处:62803360

传??真:62804289、62804285

电子邮箱:cinska.ambasada@gmail.com  

网??站:http://sk.china-embassy.org
http://sk.chineseembassy.org

 

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大使馆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地??址:Koblarjeva 3, 1000 Ljubljana,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电??话: 
传达室:00386-1-4202855, 4202866 
研究室:00386-1-4202854 
办公室:00386-1-4202858, 4317229 
领事部:00386-1-4202850 
商务处:00386-1-2005878
传??真: 
使馆:00386-1-2822199 
办公室:00386-1-4202859 
领事部:00386-1-4202867 
商务处:00386-1-2005878

网??址:http://si.china-embassy.org
http://si.chineseembassy.org 
电子邮箱:
kitajsko.veleposlanistvo@siol.net 
chinaemb_si@mfa.gov.cn 

 



退税须知
在欧洲购买物品,金额中包含增值税,根据欧盟条例,在欧洲旅游,所购物品只要不超过3个月,并且,不在欧洲境内使用,您就有权在您离开欧盟时退回所付物品增值税,程序如下:
1)在欧洲免税购物商店购买物品后,请向服务员索取“免税发票”,并在免税发票上准确地填写您的地址(城市、街道、门牌号)和您的护照号码以及所购的每件物品;
2)除了免税发票,请向服务员索取一张现款支付款的免税信封;
3)直接离开欧盟国家时,必须在出境前把所购物与免税发票一起提交给欧盟国家边境海关,海关将加盖出境印章在免税支票上,作为您已出境的证明;
4)在欧盟最后一站的机场,向海关出示所购物品,请在获得出境印章后,到指定柜台办理退税的手续;某些国家的免税商店,也可以现场办理退税。
5) 退税是欧洲对非欧盟游客的一项优惠政策,一些商店当场退税,一些商店需要出欧盟时在机场办理退税,导游会向您介绍退税详情并协助您,但这毕竟是欧洲政府运作的,领队不能承担退税失败的任何赔偿。购物属个人行为,如果由于商店和海关无合同或飞机晚点、银行关门、海关检查时间紧迫等原因不能及时退税的,很抱歉我社不能承担相关退税责任。
6) 各国的免税与退税金额参考(在一家商店一天之内一次购买金额达到以下标准,可以申请退税):
                           国家    德国     法国     荷兰     比利时    奥地利    瑞士      意大利    英国
                           金额    25欧    175欧    50欧    125欧     75欧    300法郎    155欧    30英镑


特别提醒
1)    海关在盖退税章前,会抽查您的退税商品。因此在没有盖章前,先不要托运行李,如果购买的物品比较多,可单独打包。
2)    为了避免在出边境时退税产生问题,请您妥善保管好全部税单,不要随意改动。一旦损坏或丢失无法补办。
3)    目前比较方便的退税是在回国前在机场完成退税拿到退税现金,因此您需要预留足够时间以便在机场完成整个流程。如果您选择退税到信用卡,退回款项需要在3-6个月内才能收到。


退税问题问与答

1)“退税”“免税”有何不同?

“免税”是购买商品时免去税费,“退税”则是买完商品之后再退还税金。退税指的是退税购物(tax free shopping),退的是增值税和消费税,税率集中在5%-20%;而免税免的是进口关税(duty, tariff)。你需要了解的是,看到Duty Free的字样,说明这是个免税店;而看到Tax Free Shopping标志时,说明这家商店是可以购物退税的。

2) 欧洲多国游可以在最后一个国家统一退税吗?

在欧盟国家购物,须在离开最后一个欧盟国去非欧盟国家时方可办理退税。值得注意的是,申根国、欧盟国、欧元国是三个不同的概念。申根国中,除挪威、瑞士、冰岛之外,都是欧盟成员国;如果旅行的最后一站是上述三个国家,那之前在欧盟国家的购物就不能在该国退税了。

3) 如果在机场来不及退税怎么办?

如果赶上乘早机或夜航回国,机场退税窗口尚未上班或已经下班,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持有海关盖章后的退税单还可回国退税。目前国内有数家金融机构与不同的国际退税公司合作开展回国退税业务。

 



旅游



      荷兰旅游信息中心   http://www.vvv.nl




     全球签证服务公司   http://cibtvisas.nl/



购物




      鲁尔蒙德购物村    http://cn.mcarthurglen.com/




      巴他维亚购物村   http://www.bataviastad.nl/zh-hant/




      女王店  http://www.debijenkorf.nl/




      荷乐网   http://www.gogodutch.com/




 MEDIA MARKET   http://www.mediamarkt.nl/




      Amazon   https://www.amazon.com/




超市


      Albert Heijn  http://www.ah.nl/




     HEMA  http://www.hema.nl/



景点,博物馆


库肯霍夫花园        http://www.keukenhof.nl/nl/

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    http://www.stedelijk.nl/

荷兰国家博物馆    https://www.rijksmuseum.nl/

阿姆水坝广场       http://www.amsterdam-dam.com/index.php????

赞斯堡风车村       https://www.dezaanseschans.nl/

代尔夫特蓝瓷       http://www.bluedelft.com/

荷兰皇家瓷器       http://www.royaldelft.com/home_nl

艾夫特琳游乐园    https://www.efteling.com/nl

海牙国际法庭(和平宫)    http://vredespaleis.nl/

马德罗丹小人国       http://www.madurodam.nl/

海牙市立博物馆       http://www.gemeentemuseum.nl/

鹿特丹动物园          https://www.diergaardeblijdorp.nl/

莱顿风车博物馆       http://www.molenmuseumdevalk.nl/

海牙莫里茨美术馆    https://www.mauritshuis.nl/nl-nl/

荷兰国家公园        http://www.hogeveluwe.nl/

阿姆斯特丹钻石博物馆      http://www.diamantmuseumamsterdam.nl/

梵高美术馆      http://www.vangoghmuseum.nl/



政府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馆  http://nl.china-embassy.org/chn/



   中国签证个申请服务中心  http://www.visaforchina.org/HAG_EN/




    兰国家旅游局    http://www.holland.com/cn/tourism.htm



      中国国家旅游局      http://www.cnta.com/



    中国领事网服务网    http://cs.mfa.gov.cn/zggmcg/



交通


   9292公交车   http://9292.nl/



  Ov -chipkaart  https://www.ov-chipkaart.nl/home.htm



  荷兰NS火车网   http://www.ns.nl/en



  阿姆斯特丹史基普机场  http://www.schiphol.nl/Cn.htm




回到顶部